文友老培从市里过来体系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29

文友冰沬迪影要我为散文《母亲》写篇评论,我已五六年没写东西了,文笔生疏,不过盛情难却,谁都有母亲,母亲是伟大的,给母亲写评论,我不能推却,该!

综观全文,作者文笔流畅洗炼,清淡古朴,很多地方纯用白描,不加雕饰,没有哗众取宠的优美词句,“清水出芙蓉”,内蕴深厚,情真意切,读来令人动心堵心碎心,就只这一点,已经超出一般散文作者的写作水平了。《母亲》,是经过作者细心剪栽,主题高度集中的隽永之作。每个章节的组成,都有深意,如“一定要记住,如果不是有毛主席共产党,我真的没办法带大你们!”“我地里的庄稼还窝在土坷垃里不能舒展身材。”值得读者去认真品味!

一开始,作者把散文定格在风云突变,暴雨倾盆时,我有点惊讶,不知作者为什么这样设笔。待看完全篇才明白作者的用意。一个饱尝人间苦难,而又宅心仁厚的母亲,她的死感动了上苍,青天为表示对一生饱受人间深重苦难的母亲的深切同情哀怜,泪水如注,大雨倾盆!

在写此文前。我让文友寒山读了一遍,征求了一下她的意见,她说这是一篇社会缩写史。是的,她说的是,是一篇深刻的社会缩写史。既然她有如此说,我也不用在这方面多费笔墨了,放下这层意思让读者品味好了。我只想轻点一下:母亲身历两个社会,颠沛流离酸甜苦辣她都尝过!

此文在肯定了某个时期共产党人关心民众疾苦(老支书亲自为困难户送救济粮条)的同时,也鞭挞了当时的丑露与自私。母亲与女儿,婆婆与儿媳之间,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女儿最亲,媳妇最坏。就是社会走到了人类文明的现在,还是如此。只是作者没有直说,把此深意放在叙事中。通过叙事,不作一词褒贬,读者读后自会心知肚明。

“妈妈,你回来好吗?你别走啊,我们都还是小孩子啊,你走了,谁还管我们哪?”为加重主人公感恩母亲之情,这句喻意深刻的话语,在文中反复出现,声泪俱下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去世,可以说是心碎肠断,痛心而又痴情地呼唤,让读者也热泪盈眶。

队长的冷漠和鄙视,要钱人势利嘴脸的细节描写是传神之笔。作者是善于抓着人物的心理刻画描写人物的。“‘嘿嘿’冷笑一声,‘人家都走了,你们还吵什么?她没钱,你总不能掂着尾巴赶人吧?就是赶有用吗?你不知道她家穷吗?穷得叮当响,烧雪都不化。’”通过语言描写,队长那鄙视看不起穷人的心理一下子就被作者凸现出来。“赶忙变了脸,脸纹皱折里的寒冰立马换成谄笑,随说道:‘好,听队长的,我不同一个妇道人家一般见识。’话后气哼哼地走了。走着嘟囔着,‘行,放你一马,我是好心人,最最见不得穷人流眼泪。’”这就是那个在弱者面前狗脸,在强者面前一副人脸的丑陋形象。

散文《母亲》着重在塑造母亲这个伟大形象上泼洒笔墨。为了表达母亲的坚毅和善良,作者总是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来表达。“半夜过后母亲就被奶奶叫起来磨面。点亮磨房墙洞里的小油灯,把麦子倒在磨盘上,给驴子套上套,再把驴子的眼睛蒙上。吆喝一声,驴子就在磨道里扑踏扑踏地转起来。”是直写磨面,还是别有深意,我想读者一定会明白作者写此段的良苦用心。“千年的小沟熬成河,百年的媳妇熬成婆。”熬成婆的媳妇重复着婆婆的那一套。从古至今,婆媳间的关系好像都是对立的,当年的媳妇理直气壮地行使着她的“权利”。恶性循环,家不像家,苦不堪言。

“母亲赶忙把蛆虫一个个拈下来,打来一盆清水,把奶奶身上清洗一遍,擦干净。有此一回,母亲留心了,天天都要把奶奶身上查看一遍。一有空,就拿着一把蒲扇,走来给奶奶赶蝇子。奶奶临死时,双眼溢满泪水,抓着母亲的手说:‘儿啦,你、你、你……’”我想给这句话补上一句:“儿啦,我、我对不起你、你真好。如果来世我俩还能做婆媳,我一定把你当作亲闺女!”这也许是婆母幡然醒悟的一句肺腑之言!”而宅心仁厚的母亲,却以德报怨,多么善良啊!

千百年来,中国的女性都是受压迫受摧残的对像。“母亲用双手捂着头,浑身上下都是血,慢慢爬起身,趔趔趄趄摇晃着身体走出门,地上血迹斑斑。”我们不防把母亲这个形像看作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你看你,把孩子打成这样,也不管不问,要是死了咋办?’”“奶奶回说:‘死了算了,小妮子,活该,也值得你多嘴!’”在这里,奶奶的做与说,怕不是作者随便一笔吧,用心何在?只有读者自己去体会了!

母亲过世了,一般的作者,一定会在丧事上大势铺张,重笔宣染,可是作者并没这样做,而是把这些都隐藏起来,只简写了“母亲下葬时,老天又下起了大雨!”“母亲啊,如果有来生,如果能再世,我还做你的儿子好不好?”这里面饱含着主人公对母亲如山深厚的孝心啊!同时也见出作者对散文写作的剪裁匠心!

回过头来顺便再说一句,此文有伏笔,有交待,处处回应前文,使散文散而不散,不蔓不枝。全文对所有材料的选择,全部为突出母亲的形像而设,没有一点自然主义描写的不足之处,我真的很少读到这种感情深挚语言直朴主题高度集中的散文了!

(本文作者空谷足音,系中国艺术人物网荣誉艺术总监。)

共 197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散文的评论不好写,本文从一篇关于母亲的散文中,通过用心阅读和沟通,从文章的细节、人物的刻画以及作者细腻的情感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了点评,让我们感受原作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和沉积在作者心底对母亲的殷殷之情。【编辑:琴声悠扬】

1 楼 文友: 2016-06-20 08:55: 9 评论细腻,感谢支持作品赏析,期待更多精彩。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回复1 楼 文友: 2016-06-20 10:48: 谢谢老师的辛苦编辑,问好遥握。

2 楼 文友: 2016-06-20 10:47: 2 我一直以为,只有诗歌可以品读其中不同的含义,没曾想散文也有如此深刻意蕴。的确增长见识,也领略空谷老师的评析功力。感谢空谷老师百忙之中的费心赏读,问好遥握。 倚着文字的馨香,做一个自由快乐的小精灵。上饶治疗癫痫病医院原发性痛经怎么缓解吃什么保肝护肝

希爱力效果如何
尿酸高的原因
肩颈背肌肉酸痛僵硬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