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四月天怀念伍弱文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28

摘要:伍弱文,笔名犁川,男,作家,民俗研究学者,曾任《文化与旅游》《散文世界》杂志……2016年4月14日不幸病故,享年48岁。

“你知道吗?伍弱文先生14日去世了。真是,悲痛。”4月17日下午,我的博客里,一位西安的文友发了一张纸条给我。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我怔住了。

这怎么可能呢?

半个多月之前,他在博客里回信给我,说起我《百年求索》那部书和稿费的邮寄地址。书已寄出,不知他收到没有?稿酬还没来得及汇呢!

他怎么会过世呢?

他,今年才48岁,好端端的,既不抽烟,也不喝什么酒,怎么说就走了呢!

我不相信这一噩耗是真的。他不可能死,他不会死,他不应该死。

接下来的两天,我连忙打呼唤着他,没人接。多方(我有他哥哥的)联系咨询,一直到19日夜晚,伍老师那读大学的女儿回了我,才相信他真的过世了。我的眼睛湿润了,这实在太可惜了。我低着头,默默致哀,十分怀念与他相识、相知的岁月。

我与伍弱文老师认识,可追溯到2008年。与他见过一次面,那是2012年9月我的家乡举办旅游节,他应邀从千里之遥的北京飞到了桂东。

相见时,他穿着一件简朴的灰色衬衣、一条黑色的裤子。在我的印象中,他,中等的个子,微长的脸,瘦削的身材,说话细声细语,不急不慢。在桂东,我陪他走了好几个地方,彼此之间披肝沥胆说了很多的知心话儿。他比我年龄小,却颇有些像大哥一样,他比我智慧、见地、经验,他的神情,透着真诚、热情、忠厚、慈和、幽雅、纯然。

哪里知道?离开桂东那天,我送他上车,竟然成了永别呢!

伍老师的家在雪峰山下——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游家镇东岭管区金枫村伍家院。大学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家乡工作,第二年就任了乡团委书记,后来还担任过乡里的党委书记。

他曾经对我说,跟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一样,人不能个个都讲享受,总得要有一些人去奋斗。

于是,他奔驰,从湖南那个小山城北漂到了北京。在北京,从事他十分喜欢的与写作工作。

从他的住地到工作单位有52公里。由于在城市生活支出大,他的薪水收入又不高。他每天上班,不得不坐地铁,赶公交车。临睡之前,他调好闹铃,早晨5:50准时响,半小时内做好上班准备,包括吃早餐,用饭盒带1份中餐。6:20出门,途中坐二趟公共汽车,坐二趟地铁。说是坐,其实是站,一般车上坐满了人。大概2个小时后,即8:20能赶到办公室。下班回来,他喜欢在地铁前的小摊上买一个红薯或者煮玉米充饥。就连那些卖红薯、卖玉米的小贩都认识他了。

伍老师是一位学者,作家。他不曾一天歇过,躲过懒。他创作不息不倦,作品有4000余篇,在人民、人民海外版、农民、中国社会报、中国文物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新民晚报、湖南等全国20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0多篇。

文如其人。读他的文章,感受到的是真诚,不蔓不枝,恰到好处,增加不了一句,也删节不掉一句。他的文章构思奇巧,语言跃然于纸上,显得十分贴切、鲜活。他的不少作品成了名篇,编入了学生课外读物、中考试题、高考试题库。作品被大量转载于新华、CNTV、人民、中国、新浪、易、凤凰、中国政府、中国作家等。散文题材为中央、地方多家广播电视台播放。

伍老师给底层奋斗的文学创作者以极大的精神鼓励和智慧启示。

他是中华作家联谊会的创办人,他为喜欢文学创作的人搭建平台,提供帮助,他收集全国各地报章的投稿邮箱,告知人们写稿、投稿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他告诉我发电子邮件,每一个字母都要靠紧,不能有空隙。粘贴的邮箱地址,两边的符号要消除。先建几个邮箱,练习自己给自己邮箱发信,训练一下。

记得,2010年8月,我把我的处女作——《井冈山麓沤江波》邮寄了一本给他。没有料想到的是,他百忙中抽出时间,写了一篇《桂东的文化名片》读后感,给予我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后来,他启发我说,写作的人,心理上一定要有自信、自强,但不能自骄。给我指明的方向是,以文史为中心,有计划地写作,写作的范围要宽,多看全国的资料,立足全国,多写稿件,多向报章投稿,多参加一些各地的征文活动。对于自由作者而言,不是,最好多写些正能量的稿件,不写或少些负面时政的文章。

我自己贫乏得很,肤浅得有些可笑。曾想“行万里路”,到处走走,把天下所见所闻写出来。他写信告诉我,创作,到外面走走不是不可以,但主要是多看文章、资料、视频,哪有那么多钱到处走呢?

他,就像大海上一座灯塔,一个航标,给了我文学、文史创作道路上照明,给了我方向,给了我诸多的指点、帮助,减少了我创作暗中摸索之苦。

伍老师是乐于助人的。

2012年5月,我的第二本拙作——《乡情依依》杀青时,我问他找哪家出版社可靠?他热情地表示祝贺,并向我推荐了一家出版社,把室主任的联系方式、号码告诉了我。他说:“直截了当的向主任说‘我和你是朋友关系’”。同时,我还把书的电子文稿发了给伍老师,请他作序。

是年6月6日,他给我回信了:“我把手提电脑弄到医院,写成了,写的比较仓促,还有两个字要请你填一下,即篇数与字数,已发你邮箱中。我的简介,如篇幅有限,可就不要。”

当时,我真的不知道伍老师病倒住院了。我也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只见了一面,不深交的朋友,会那么地认真,会那样尽力地帮我,会那样的谦和。他对于我的帮助是巨大的。由于天远地迢,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去感激他才好,只好把这份感动,这份友谊永远记住了在心坎里。

大凡有朋友的委托,不管是他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他总是乐呵呵的,显示的是高兴、热心、诚心,他从来不曾显出不耐烦,他总是尽心尽力去办好。

他胸中毫无城府地给人以文学指点,他一生在做有益于人的事儿。

201 年 月,他得到一部元代的带密码的金刻《红楼梦》残本,他为了破译《红楼梦》密码,放下了所有的写作,也婉言谢绝了不少报纸、杂志的约稿,他全身心地扑在《红楼梦》这本世界名著的解密上。一年的努力,终于成功破译了《红楼梦》的密电码,接着,潜心创作了2000篇作品,已经发表了685篇。

伍老师是性情中人,他爱好奇石,他在北京也种菜。他的住地不远有一块菜地,他种了一些菜蔬——苦瓜、茄子、辣椒、水瓜......我也忘记问他,地是租来的还是不用租,反正他一有空闲,会去种菜、除草、浇水、施肥、摘菜。菜不是为谋利,而是为了家中生活。

伍老师曾嘱咐我,写文章的人不要熬夜,要注意休息,晚上11点钟之前无论如何要休息。真没有想到的是,谆谆教诲别人要注意休息,他却忘记了休息,把生命交给了文学创作,最后,因为肝功能衰竭,吐血病逝于北京一家医院。

桃花谢了,杏花纷飞,花落地时,把我期待的与伍老师再次重逢敲打得支离破碎。我的泪,泫然而出,飞扬在风中,飞扬在这个春天里。

伍老师走了,从此,天人永隔。我丢失了一位真挚有益的朋友,我失去了一位最有见地、智慧的老师,我再也看不到伍老师的笑容了,也再聆听不到他的教诲了。然而,他温和的笑语,他的真情、热心、耿直,依旧鲜活着,在眼前晃动着,他奋斗不懈的精神,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永在他的友人心坎上。

共 275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想起“人间四月芳菲尽”诗句,此文的我心莫名的沉重。这是篇悼念的文章,悼念一个叫伍弱文的人。作者从惊闻噩耗写起,记忆开始回翻。点点滴滴关于伍老师的都是崇敬和感激。一个与自己并没有多少交往的人竟能在文学上给作者那么多的帮助,甚至在病榻上也倾力给予鼓励。“他胸中毫无城府地给人以文学指点,他一生在做有益于人的事儿”,这种无私向他的品质是与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文学的热爱分不开的。从文中可以看到,伍老师在文学的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的文章“真诚,不蔓不枝,恰到好处,增加不了一句,也删节不掉一句”,他辛苦工作之余把精力都耗费在文学创作上。他在取得众多文学硕果的同时还不忘提携在文学路上摸索探路的后来者,他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告知大家,在作者心里伍老师“就像大海上一座灯塔,一个航标,给了我文学、文史创作道路上照明”,这样的好人怎么会死?作者的伤痛惋惜之情弥漫全文。是的,这样的好人怎么会死?!让我们读文缅怀伍弱文老师!文章真挚感人,用文字怀念是对伍老师最好的祭奠。。:梁争【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2:11:54 今年四月真是让人感伤的月份。之前岁月老师,现在又文友的朋友。这篇文真挚感人,作者虽然悲痛但文字还是尽量全面周全的向我们展示了伍弱文老师的为人和在文学上取得的成绩。让我们共同缅怀,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们都是朋友!

回复1楼文友: 08:41: 2 感谢梁老师的精心!辛苦您了!

2楼文友: 14: 4: 2 四月真是让人痛心的四月,多好的伍老师,多么才华横溢,又纯粹高尚的人,老天爷为什么也喜欢这样的人啊?让他早早离去。陈老师铺满泪水,沁透思念的文章让人读了感动、心痛!逝者已去,生者节哀,陈老师多多保重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2楼文友: 08:42:40 谢谢文友小泥儿评点!感谢您的问候!

楼文友: 22:07:19 哦,天啦!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真不敢相信!我认识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作家。正如作者所言,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老师,也曾指导过我写作,只是我这人不学无术,未能成器,现在想来真的是愧对伍老师对我的期望。不过到现在有好几年未见过了。因为他到北京去发展了。加上我这人两耳不闻窗外事,孤陋寡闻,也是现在才从你这里得知噩耗,真是令人痛心!天妒英才啊!借君文字一隅,悼念值得我敬重的伍老师!伍老师一路走好,九泉之下永安!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回复 楼文友: 08:47:54 感谢您的评点!传承是最好的纪念。伍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他的风范,就是多写,多投文章,写好文章。多帮助他人。

4楼文友: 00:44:04 跟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一样,人不能个个都讲享受,总得要有一些人去奋斗。 读着作者追思伍老师的文字,我的脑海里也迸出一个人的样子 碎月岁月。虽然他们两人不能同日而语,但都是有文学情怀的人,都是用于奋斗的人。

他们都在这个四月溘然离世,中间相差1 天。

他们会在天堂相识吧,天堂也会有文学殿堂吧?

感谢作者,用您的文字复活了一位值得我们用心学习和祭奠的人,是的,他还活着。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4楼文友: 08:55:27 感谢社长!真不知道碎月岁月老师走了,多好的一个老师!哀悼。他和伍老师一样都是为文、为人类的事业而鞠躬尽瘁的。他们的精神,将砥砺我们前行。

5楼文友: 00:45:28 俊文,最近事多, 五一 之后等我电联您。

遥祝劳动节快乐!

预祝我们的创意得到县委的支持,取得圆满成功!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5楼文友: 08:55:57 好。静候佳音。

6楼文友: 11:04:42 俊文,你说什么?伍弱文先生走了?这是真的吗?前不久我们还在互动,这是怎么回事?

回复6楼文友: 20:49:27 柴英姐。这是真的。多保重!

7楼文友: 11:12:18 俊文,是你把伍老师介绍给我认识,我还和他相约,等你来北京时,我们一起坐坐,这怎么就成了不可实现的愿望了啊?他才48岁啊,天妒英才。愿伍老师一路走好。

8楼文友: 11:1 :45 俊文,你也要节哀,我们大家都好好保重。

回复8楼文友: 20:51:51 谢谢!珍惜生命,爱护自己本身。

9楼文友: 17:29:18 看到 伍弱文 这个名字,感到很熟悉,原来他的博客是我已经关注了的,我4月初还到过他的博客,转载过他的文章《2016年 月 0日全国最新1000家报刊征稿启事之六》。他的博客除了有独一无二的《红茑萝密码》外,还有许多介绍作品投稿和发表的渠道及其注意事项,被文友们尊称为 作家的进修学院 。伍老师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好人,正在盛年却不幸逝世,真是天妒忌英才啊!

愿伍弱文老师一路走好!请陈俊文老师节哀。 热爱文学和音乐

回复9楼文友: 19:44:14 向您问好!

10楼文友: 15:2 : 7 在你这里才知道这么多文友都受到了武老师的帮助,真是个好人。我会常常想起伍老师给我说的话,在写作上不能专注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伍先生给我的鼓励。我和他交往不过半年,却让我不能忘怀。真是个好人啊!

另外,我们都在这里发文章。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赐情缘》《我的天空我的云》的作者

小孩子口臭是为什么

小孩积食是消化不良吗

积食口臭吃什么药

肾炎患者要多吃什么食物好
儿童流鼻血的原因及治疗
欣康哪些人不能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