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点燃心中那簇香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2-24
摘要: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内心总在潜意识里,渴望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一种能帮助我们超越自我和现实生活的力量。 古往今来,焚香请愿,祈祷神灵,是一种被国人普遍接受的方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国人的礼佛思想古而有之。古代的香客们有着一颗虔诚的心,祈求平安和五谷丰登,现在的香客也带着一份红尘夙愿,祈求一生好运和盛世太平。
有庙宇的山,那如丝如缕升腾着的袅袅的香雾,和着山间清松之香,仿佛五脏六腑被重新洗涤一番。专门的香室里有罗汉榻、四仙桌、条案、坐椅等,取火罐、香炭盒、香盒、香渣碟放在于桌上,以供信徒和游人燃拜。
人类是天生喜欢好味道的灵物,犹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在中国,古人就懂得采集香气花草佩戴在身上,屈原的香草美人的文化意象,选择的是一种美的凝缩。它不仅代表着身份高贵,更代表着精神的无上享受。人们每当端午节都要带上香囊等各种的小玩意,释放的不仅仅是怡人的馨香,更惬意地表达了一种雅致的情趣。“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暗香浮盈,不绝如缕,闻之思之,令人心神荡漾。
“香文化”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之举。在许多曲径通幽的高档精舍和私人会所里,衣着精致的雅士们,或席地而坐,或悠然踱步,在一片沉香浓郁、琴箫悠扬的氛围中,享受着香文化带来的静然。宋人朱熹《香界》诗云:“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在古代,香道是上流社会人士推崇的文化和交往的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更多人参与中来。在现代都市人的客厅里,几块香料,放于铜制香炉之中,一缕青烟袅袅,不绝如缕,香气四溢,芬芳清新,沁人心脾。
香道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帝王将相、文人府宅中,家里都会焚香,用来安神静气。后来,燃香熏香便形成一种流行的文化样式和礼仪形式。古人喜欢将香囊挟带于肋下和腋下,还有人将香料涂在靴子上,就如现代多人给皮鞋打上高级而有香味的鞋油一样。熏衣从魏晋时期开始流行,文人雅士的美名相伴随。师学艺,开业行刑,迎来送往,传旨科考,都要专设香案。
焚香、闻香,自古以来就是一件高雅之事。香,不仅仅是靠焚香来表达人们对香的钟情。比如古人所说的“兰汤熏衣”,就是用熏蒸的方法,将水和香料一起放入容器中,将衣物等需要熏香的物品置于容器上方,给容器逐渐加热,温度适度,最好选择一个空间狭小的大容器,罩于帷帐中,防止香气逸散。香大多时候是为寺庙而制,为焚香而设的。作为参拜者的人类,必须心怀虔诚和敬畏走向代表着神灵的供案,点燃一炷香,那香便袅袅地焚起来,然后将它插在香炉里,接着跪在蒲团上参拜礼佛或诵经祈福。
人类以鼻闻香,能通七窍,以心领会,能怡性情,杯盏通透,五心澄明,凝气安神,妙不可言。上大学时候,有一个知识渊博、知性优雅的女老师,脸上永远带着天光微泻的恬然之笑。她的母亲信奉佛教,总要隔三岔五去庙里烧香,她很小就迷上了上香。能迷上香道,那是一种前身今世的缘分。据她说,香,就是一个人的味道,一个人灵魂的形式。得道高僧圆寂的时候,法师做道场的时候,燃香无数。香,就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无处不在,浸散在你的意识里,在你每一根细小的血脉。一支沉香在青烟袅娜中,慢慢香消玉殒,催人禅思不断、浮想千古。
品香也是一种礼仪。左手拇指扣住炉的上沿,四指拖住香炉底座,右手呈虎口状。一手微微地罩住,用来聚敛香气,一手轻轻拢一拢,慢慢地扇动。双肩抬起,轻呼慢吸。香客云集,香雾氤氲,把香炉顺时针逐一传香三周,复归香案。这是一种追慕古典的时尚。唐代香文化已经流行,此有李商隐《无题》为证: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金蟾是用铜制成蛤蟆状的香炉,专门用来烧线香,延长香料燃烧的时间,避免香味过浓。古人不但在寺庙居室里焚香,女子也在闺阁中焚香。“贾氏窥帘韩掾少”其实就是写一个女子用香熏衣或佩戴的故事。汉朝贾充手下有一个姓韩的幕僚,才貌非凡。韩到贾家,贾女帘后边偷窥了,一窥倾心,于是偷偷相恋了。有人来给贾充送礼,礼品是一种叫龙涎香的名贵香料。贾充送给了女儿,女儿送给了情人。韩挟在身上到贾充家里,贾充一闻,不好言明,很快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记得唐玄宗曾有一名叫鸾儿的爱妾,常和董贵人微服出行。她用轻罗制成梨花散蕊的样子,裹以月麟香,称之为“袖里春”,所经之处,留香不留痕,来去无影踪。“袖里香”香味独特,制法精奇,暗香回旋于有无之间。暗香之妙,妙在美人天生一段风流,美上生香,红袖添香。
当然,我们可以隔火熏香,可以用香箸夹起香炭放置于炭碟上,让木炭燃得通透,让一颗禅心在曲水纹灰中散淡、静默,在堆积如山的香灰中嗅一口自然的本真、草木的精魂。用一根用得发亮的银叶夹,夹起一片云母片,置于小小的火窗上,用香镊把切好的沉香片,放置云母片上。隔火熏香出炉了。此刻,灵魂也似乎出窍了,如骑青鹿纵仙山……
香文化,是滋养心灵的一种美好的方式。古人焚香,是把高雅的精神生活张扬到极致的一种形式。今人闻香,大都是为了在喧闹的世俗生活中寻一份心灵的安慰与宁静。电视剧《活色生香》里说,制香先要选择上乘的花。乐颜说,香就和刀一样,它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善与恶,全在于使用之人的一念之间。安秋声的蝶恋花是用若欢的体香调制出的,也是另一种香的传奇吧?《圣经·出埃及记》中也有上帝指导摩西制作圣香,吩咐他要把香制成纯洁和神圣之物,将它当成圣物看待。可见,中国的香文化其实都源远流长,香已经超越俗世感官享受的层面,成为一种高贵圣洁的精神象征。
总之,不论香道文化、香道生活,其实,时刻都蕴含着一种超越的自在,有着一种超越感官的审美体验,是灵魂的一种安静形式。点燃心中一簇香,点燃云水禅心,其实也是点燃人生的一种雅致方式。
共 2 0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富有禅意的精美散文。香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人们喜欢焚香请愿,祈祷神灵,烧香拜佛,祈求好运和盛世太平。闻香是一种贵族的行为艺术。“暗香浮盈,不绝如缕,闻之思之令人心神荡漾。”闻香识女人,香文化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味和修养,是一种时尚。据说“香道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帝王将相、文人府宅中,家里都会焚香,用来安神静气。”古人喜欢把香囊挟于肋下和腋下,闻香是一件高雅之事,能通七窍,怡性情,妙不可言。在一些文学作品里面都提到了香文化。如:《红楼梦》里。“贾氏窥帘韩掾少”就是写一个女子用香熏衣或佩戴的故事。香文化,滋养心灵,是一种高洁的象征。燃一束香,在尘世里安然生活,也是追求幸福人生的一种方式。文章立意新颖,选材精当,谈古论今,内容丰富,表现了香文化的博大精深,意境深幽,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阿巧】
1楼文友:- 0 14:11: 8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2楼文友:- 0 14:1 :40 文章立意新颖,行文流畅,脉络分明,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意味深长。
楼文友:- 0 14:14:18 问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4楼文友:- 0 15:46:27 两个字:感动。
三个字:很感动 杨辉峰,笔名啸鹤,宗山玉,陕西礼泉人。在《当代小说》《散文诗》《岁月》《当代教育》《中国文学》《中国铁路文艺》等发表五十余万字。入选《新中国诗词联精品博览》《长安大歌》《让我们不要遗忘》等 0余部选集。散文观点:散文不只是心灵的舞蹈,更是智者灵魂的跋涉。它是内心对自由和美的一种极致的召唤,是对生命存在的思索,是对整个世界的体悟和沉凝。
5楼文友:- 0 16:57: 7 点燃心中一簇香,也是点燃幸福人生的一种雅致方式,极有禅意的一篇精美散文。古往今来,人们焚香请愿,祈求的无非是五谷丰登和盛世太平。作者用精美的语言,引经典据,描述了古代的香文化和香道,也阐述了作者自己的理念,焚一支香,在俗世的红尘里寻一份心灵的宁静,如此安好!
6楼文友:- 1 05:44:05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回复6楼文友: 09:06:49 辛苦啦!夏安!微风一缕伴君眠,小酒轻醺沐秋凉
前列腺增生排尿痛怎么办
阴部潮湿长疙瘩怎么办
男阴部潮湿的危害
儿童补钙什么牌子好治疗宝宝拉肚子的方法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购买
上一篇:木马给朋友的一封信散文
上一篇:记录一段未果的青稞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