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白里藏险吧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2-01-23
一次性筷子白里藏险
不论大吃还是小吃,中国人在吃的问题上大下功夫,会吃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智慧。春节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更是吃个痛快的节日。少则三五碟,多则七八盏,从清粥小菜到满汉全席,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四川人喜麻辣,湖南人喜咸辣,广东人好清淡,山东人重香咸,八大菜系各领风骚,各显风流,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华美食。
菜系各异,手法不同,但是中国人吃饭的工具――筷子却沿用至今,始终未变。
箸文化东方的文化
筷子,古称“箸”,以箸进食,是我国古代很早发生的现象。箸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世界上所有进食器具中独树一帜,别具风采,实为华夏民族进食技能上的一大特色,它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智慧与文明,被誉为东方文明的精华之一。
按照中国人进餐的传统,一般是围坐于一张圆或方桌子前,各式菜肴摆放中央,由各人以箸搛食,这种进食方式千百年未曾改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种进食方式却遭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卫生部发布的最新的传染病发病调查表明,中国各类肝炎的感染人数为全世界第一,分析其中原因,与中国人的这种进食方式不无关联。据医学专家介绍,每年春节后,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许多细菌也随之活跃起来,接着就是被传染肝炎的病人涌进医院。虽然,人们已经逐渐提高了预防疾病的意识,但是中国人的就餐形式仍然存在着传播疾病的机会。
“这个真的是不可思议!如果是真的话 医学专家:
使用公筷防止疾病传播
医学专家称,使用公筷可有效防止包括口蹄病及手口足病等疾病的传播。最简单的方法是每个家庭用膳时设有一至两双公筷,其次是每款菜式设一双。但最理想的是每名家庭成员各自拥有两双筷子,因为假如其中一人感染疾病,筷子再轮流使用,始终亦会传染给他人;尽管饭前洗手,患者进餐时仍难免会触及口鼻。同时,为了方便识别避免混淆,建议人们选用与原用筷子不同颜色、质料或大小不同的筷子作公筷之用。
色、香、味、形俱全是中餐文化的传统特色,这与西餐有天壤之别。节假日吃饭除了填饱肚子外,更讲究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此时,“公筷”、“公勺”应该成为餐馆的必备之物,也应该推进一种文明的进餐方式。
医学专家认为,“公筷制”能有效预防、减少各种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特别是可以防止肝炎等传染性病毒“病从口入”。站在公众的角度来看,“公筷制”更易于操作,应该成为游客的首选进餐方式。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公筷制”得到了普遍认可,但使用“公筷”、“公勺”的食客还是不多。
两双筷子代表商家健康新理念
针对筷子传染疾病的问题,人们开始使用一次性筷子,但许多一次性筷子的卫生问题
,也屡屡被媒体曝光,由此,人们又转向消毒的重复用筷子。在京城著名餐饮企业“黎昌海鲜”发现:那里的筷架上均架着两双筷子。原来,这是黎昌海鲜率先在其七家连锁店内推出的“两双筷子”健康饮食新理念。就餐时,每人面前有两双筷子,一双筷子用于把食物从盘里搛到自己的食碟中,称为“公筷”;另外一双筷子用于把自己碟子中的食物送到口中,称为“私筷”,黎昌为此还特地请设计师设计制作了专门用于同时放置两双筷子的筷子架。这种方式从根本上杜绝了大家混搛一盘菜的现象,同时比使用“传统公筷”(一双公筷放在盘上大家轮流使用,可能因为手上的细菌互相传染)更科学更安全。
商报提示
三招用“筷”
首先查看包装上是否印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商标及联系方式。然后,可以闻一下筷子的气味,如果有股酸酸的硫磺气味,最好不要使用。实在不行,就得用凉水清洗筷子表面,减少残留的二氧化硫。
用公筷爱护身边的人
亲朋好友节日相聚,热热闹闹吃上一顿大餐往往成了保留节目。餐桌上你来我往、推杯换盏,无意中就给疾病的传播留下可乘之机。
每年春节过后都是肝炎病的高发期,这与国人的好客习惯不无关系。吃菜时,老人怕小孩够不着,搛上两筷子是常事;好久不见的朋友,为表亲热盛上几勺汤也在情理之中。原本快乐的节日,由于饮食上的不洁,反而成了一些疾病的传播日。随着社会的进步,公筷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人们开始慢慢从拒绝公筷发展到索取公筷。如今,有些商家已经认识到筷子是疾病传播的最大媒介,并主动推出为每位客人提供两双筷子的服务。其实,爱护你身边的人就是爱护你自己,连商家都为预防传染病迈出了一步,我们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呢?
合肥哪里治疗白癜风好成都白癜风专业医院
昆明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上一篇:不过我市召开《呼和浩特市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