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快乐中银国际通向机构时代依依不舍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6-22
中银国际:通向机构时代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进入新纪元。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中国首部专门规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规章制度。作为现代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之一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其核心是“向合适的投资者销售合适的产品”,该办法的正式实施对目前中小投资者占多数的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重大的变革意义。
适当性管理办法的主体框架:(1)办法的覆盖范围适用证券、基金、期货和其他衍生品的销售;(2)将投资者分为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两类,普通投资者在信息告知、风险警示、适当性匹配等方面享有特别保护;(3)将普通投资者按风险承受能所以力分为五类;(4)将证券和基金产品划分成五个风险等级;(5)证券经营机构应当根据普通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等级建立适当性匹配原则;(6)规定经营机构通过营业点向普通投资者进行专业投资者转化、销售高风险产品、调整投资者分类和告知产品风险时均应进行双录。
从发达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发展历史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市场提升成熟度。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兴起与金融证券市场创新密不可分,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将金融证券产品推销给风险不能匹配的投资群体,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创新发展,同时也防止投资者由于误解产品而导致亏损等投资风险,可以说,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既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也是为了维护金融证券市场的良好秩序。
回顾过去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已初步建立,然而存在诸多问题:(1)适当性要求散见于各市场或业务法规和自律规定,缺乏统一的适当性管理规定,虽然近几年在各类产品和业务领域均有建立相关制度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彼此之间相互独立,适当性管理内容较为模糊,缺乏统一明晰的监管底线;(2)对于投资者分类比较粗糙,现有规定仅根据资金规模划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没有对个人投资者按照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更为严格系统的分类标准,导致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参与了较高风险的业务,蒙受损失;(3)缺乏统一清晰的监管底线要求也使得市场经营机构对适当性义务不明确,导致部分机构在实践中一汽大众排在第四位对适当性制度执行不到位,适当性管理流于形式。
综合来看,违约风险不容忽视。
管理办法的实施将会带来的潜在影响:(1)管理办法确立了统一而明晰的监管底线,将会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2)明确了机构义务,将会起到规范机构销售行为,提高机构专业服务能力的作用;(3)对投资者分层管理,能够促进市场有效竞争;(4)对投资者和产品的分层管理,也便于风险防控;(5)通过建立基础性制度,减少行政管制,真正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6)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是大势所趋;(7)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将会使市场表现得更稳健。
肌肉拉伤自己怎么处理百色治疗白癜风医院妇科上一篇:国家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财政支持力度
上一篇:送老年人什么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