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闲谈茶随笔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22

摘要:“茶”这个字写得真好,人立于草木之间,吸取着自然界的养分。从“茶”字的形状可以看出,喝茶其实是人与自然的沟通。 “茶”这个字写得真好,人立于草木之间,吸取着自然界的养分。从“茶”字的形状可以看出,喝茶其实是人与自然的沟通。有人会问,喝茶怎样与自然界沟通呢?其实,道理很浅显,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而已,且看以下的分析。

刚学会喝茶的人会体会到,喝高山茶睡不着觉,而且喝茶过多时,会有饥饿感。另外,科学研究表明,喝茶还能够抑制 。这些都是清茶带给我们的益处,也是自然界给予人类养生的一个门径。喝茶时,看着白雾腾腾升起,想象着手中的这一把茶叶,来源于高山流水之间,吸取过日月的精华,是多么惬意的事情。这时,我们仿佛置身于自然界之中,置身于茶叶生长的环境里,每天吸取阳光,每夜餐饮露水,是天地之间的一株小茶花。

茶叶的形状五花八门。经过烘焙后,普通的茶叶是条状的,而铁观音是粒状的,普洱茶是块状的,还有毛尖,如同发梢一样,细细的耐人品味。我们怀着美丽的心情欣赏的同时,要仔细的分别,因为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生长过程,更有不同的水土和气候,以及历史背景。由此,我想像到了世界。大千世界原本便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无奇不有的。想到这里,不禁为自身知识的匮乏感到深深的惭愧。知识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耗尽毕生的精力,也是学不完的。因此,我们能够了解多少便是多少,能够知道多少便是多少。为学日益,终有一天会学有所成的,学有所用。

茶的味道,先苦后甘。初饮时,有点儿苦涩的味道,有些茶甚至很难入口。但是,慢慢的品尝,会感觉到入口微苦之后的余甘。其实,人生亦是如此的,有些时候苦一点没什么。记忆里挥之不去的日子,往往便是吃苦的日子。人生道路上相濡以沫的朋友,往往便是同吃苦共患难的朋友。而且,苦尽甘来时,会更加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考验。俗话说的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茶的味道与人生道理相通,能够领悟的人,便能活得更加豁达、更加开朗。

喜欢喝茶。每天晚饭后,总会和妻子泡上一壶功夫茶。两个人的世界,虽然很多时候话语不多,但是由于喝茶的缘故,渐渐地变得默契起来。每当家里来客人,也会泡上一壶功夫茶,然后一起讨论人情世故,闲话工作与生活。喝茶不仅成为一种习惯,更成为一种联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不可或缺。

据传,喝茶还可以“养廉”。两晋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了“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到了魏晋之后,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文人墨客多以茶助兴——喝酒易醉,喝茶则可以长期保持清醒。在诗人那里,饮茶又成了助兴遣怀的重要手段了。

共 100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一开始就以拆字解意的表述,道出了“茶”字立于草木之间,吸取着自然界的养分这一含义,从而引出了“喝茶其实是人与自然的沟通”这一论点。接着文中分别从茶能使人养生;茶叶的形状五花八门,联想到不禁为自身知识的匮乏感到深深的惭愧;从品茶先苦后甘,联想到人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深刻道理;喝茶不仅成为一种习惯,更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纽带;喝茶还可以“养廉”,使人长期保持清醒等方面,列举了茶的功能,印证了喝茶“其实是人与自然的沟通”的深刻内涵。文章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文笔优美,很好的一篇散文随笔,倾情推荐共赏。[丁香:碧波荡漾]

1楼文友: 16:47:17 文章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文笔优美,很好的一篇散文随笔,倾情推荐共赏。感谢作者赐稿丁香,遥祝写作愉快!

回复1楼文友: 16:59:49 谢谢,请多多指教。

2楼文友: 16:5 :49 无独有偶,这是我在丁香看到的另一篇写茶之文,很欣喜。那一篇是林又青的《醉在茶乡》,建议作者去看看,都是爱茶之人,可能会有惺惺相惜之感。不同于《醉在他乡》的叙事风格,这篇随笔着重描写了茶了生长环境、茶的功效作用、茶的味道、茶的社会功用等,建议作者整合一下各段文字,梳理脉络,然后再充实内容,把你想写的茶文化啊茶典故等浓墨重彩的写写,会是一篇非常棒的茶文。浅见,请包涵!

回复2楼文友: 16:59:27 惭愧惭愧,对茶的认识还不够啊

楼文友: 16:59:4 文章一开始就以拆字解意的表述,道出了 茶 字立于草木之间,吸取着自然界的养分这一深刻内涵,从而引出了 喝茶其实是人与自然的沟通 这一论点,令人耳目一新。茶能使人养生;茶叶的形状五花八门;品茶先苦后甘;喝茶不仅成为一种习惯,更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纽带;喝茶还可以 养廉 ,使人长期保持清醒。文笔清新,观点鲜明。拜读佳作,美的享受!

4楼文友: 17:52:08 感谢作者赐稿丁香文学,雨涯精心拜读。 冷漠无法品读

回复4楼文友: 19:46:19 谢谢社长临帖,请多多指教。

5楼文友: 22:07:26 文人,作品中从未写过茶的真是很少。因为茶的特质,许多雅士都与它有很深的缘分,所以,歌以咏之,文以记之,绵延千年而不绝。看了灯芯的 茶 竟然起身,泡一壶茶来。忽想起朋友给我的 八宝菜 ,手竟痒了,也写了篇 茶 的小文,狗尾续貂,凑个热闹吧. 一榆知春早,亭下兀自生。下视无奇草,环顾貌不惊。婆娑疏日影,陶然弄清风。秋来捧金叶,霜重有余红。

回复5楼文友: 12: :28 先生的文章一气呵成,欣赏了。

6楼文友: 08:14:50 两晋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了 以茶养廉 ,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到了魏晋之后,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文人墨客多以茶助兴 喝酒易醉,喝茶则可以长期保持清醒。在诗人那里,饮茶又成了助兴遣怀的重要手段了。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免费开微店

什么是微店

微店代理商

灯盏花制剂好用吗
小儿口臭
心绞痛防治疗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