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1-2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这是毋庸置疑的。邱珲昭就是一位名不见经传,却自恃很高的编辑。年轻时在《平原晚报》副刊当编辑,除了编辑也写自己的文章,出版过一本《童话集》,凭此书加入省作协,还拿了省文化部一个图书优秀奖。说他“自恃很高”,是因为他有一个口头禅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殊不知这句话是个双面镜,不光是照别人,更需要经常照照自己的。就因为他的口头禅得罪了不少人,人家背后都骂他是“毬昏昭”,当面都笑他是“求婚照”。所谓笑人者也被人笑,上帝从来是公平的吧。
副刊部有四位编辑,晚报每周出一期副刊,四位编辑轮流坐庄,谁这周编辑副刊,这一周投来的文稿就由谁阅处,但写明“邱珲昭编辑收”的,其他当值编辑是不能动的。不过,写明“邱珲昭编辑收”的书信很少,而其他三位编辑的私信却比较多。因此,邱珲昭经常有揭不开锅的时候,常常要拿自己的文章去补白;而其他三位编辑,编辑的副刊文章质量要高出很多。因此,经常受总编表扬的是他们,经常受批评的是邱珲昭。
工作之余,编辑们在一起闲聊,谈得最多的当然还是关于文章的优劣。而这不是邱珲昭的特长,他一紧张容易结巴。可是,无论其他编辑的言论如何犀利透彻,富有哲思,都很难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而唯独邱珲昭结结巴巴争辩出来的话,却伴着大家的笑声留在了很多人的记忆里。比如,大家评价一篇小说,邱珲昭说这篇小说是“自然主义和超经验主义的平衡艺术,也是一种停留艺术。”经他一再解释大家才明白,就是很有生活很有技巧能感人的小说。还有一次,邱珲昭编辑的一期副刊登载了一篇《情书》,一位副总认为文章平平,要撤掉,邱珲昭力争说,“这篇《情书》在相对主义的氛围中成为了某种绝对主义的东西。”把副总侃得一愣一愣的,只好通过。还有一次,大家争论现代诗歌,邱珲昭大叹今不如昔,说现代诗歌让人看不懂。大家却说是他落伍了,没有与时俱进。邱珲昭强辩说:古人云,诗言志,志是什么?就是朱子所说的“欲”。有令人看不懂的欲吗?邱珲昭的强辩令人喷饭。
邱珲昭工作像老黄牛一样踏实肯干,就是业绩平平。在编辑圈里大家当面都喊他“老师”,背后都骂他“缺心眼”“一根筋”,几十年一转眼也就走过来了。如今从报社退休了,领导才发现他的一个长处,抠字眼很有水平,他编辑的稿件错别字几乎是零。于是,邱珲昭又被报社返聘为“特邀编辑”,月薪增加1000元,每天就是看当日晚报,找错别字,挑一个错别字报社再奖励10元。而被邱珲昭挑出错别字的文章编辑,却要被罚款 0元。因此到后来,编辑们都打了提前量,自己编辑的文章,小样一出来,都纷纷找邱珲昭老师再看一遍,私下约定,找出一个错别字照样付给邱珲昭10元钱。这样一来,晚报出错率低了,质量提高了;编辑不受罚款了,报社也节约了纠错费了;邱珲昭退休后的第二职业也坐稳了。
邱珲昭老了老了,也赶了一回时髦,他烫金印制了一张名片,名片上是这样写的:《平原晚报》特约编辑(正处级)。

共 119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邱珲昭的特殊之处在于做事认真,背后骂他缺心眼一根筋其实正是他的优点。尽管他这优点被发现晚了些,但还是得到了报社的肯定。作品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幽默有趣。推荐共赏。【微编 王老大】
1 楼 文友: 201 -06-07 17:17:14 做编辑能坚守自己的原则,一丝不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期盼新作!
回复1 楼 文友: 201 -06-07 18:17: 1 感谢老大如此快就编发了,谢谢!远握!
2 楼 文友: 201 -06-07 22:26:04 前来漫步,欣赏一番,居士老师总能在平淡中发现精彩和亮点,难能可贵!! 浪漫诗剑侠,专为古今英雄写传奇,目下在江山文学网已发表长篇传奇经典 0部。
回复2 楼 文友: 201 -06-08 08:44:29 谢剑侠鼓励!远握!新疆男科医院哪家好
洛阳治疗妇科方法
老君炉藤黄健骨丸治骨质疏松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