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境外排浪式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6-18
月7日主管部门首次对社会抚养费应否公开、应如何公开等问题,商务部部长 在两会会上表示,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国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人民币。数字听起来十分惊人。但回过头与全年1亿人次的出境游数字做一下计算,出趟国平均一人花个一万块,其实也是件挺正常的事情。
这两年来我们在消费市场国内外当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从国内来说,越来越多的消费是个性化和多元化,而在国外的购物却呈现了一种单一化和排浪式的消费。 1亿人次大多都买差不多的商品,这就显得不太正常了。
排浪式 ,这个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出现的 新词 再次出现。所谓排浪式消费,是指一种消费方式或消费行为,其主要特征是模仿型消费。主要表现是消费者随众性强,没有创新,热点比较集中,一段时期内集中购买一类或几类商品。
比如世纪之初时体育产品的火爆,大江南北皆 ;又比如2006年至2010年期间的那一股休闲服饰热潮社区服务O2O才被进一步重视起来。在前一轮的社区服务发展中,美特斯邦威、杰克琼斯备受年轻人追捧。但这类现象都是在消费能力整体偏低时出现,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收入阶层分级清晰,商品的供给和服务也更加丰富,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渐渐成为主流,国内的排浪式消费已经基本结束。
可正如 所说,境外则完全不同:去法国就是买香水、去瑞士就是买名表、去新西兰就是买羊油、去日本就是买家电和马桶盖 平均每人一万元的高消费境外游客,何以出现消费能力较低时常见的排浪式呢?
首先,道理其实不在收入的高低,而是在消费人群结构的类似。据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出境游客人均月收入11512元,其中 80后 人群比例超过出境游总数的一半 所以年轻人不要再黑 中国大妈 了;报告还指出,占大多数的这部分青年人大多从业时间不长、假期时间有限,但消费能力均处上游,收入水平亦非常接近。
由此就可看出,过去国内消费水平低时出现的排浪式原因不仅是 低 ,而是大家都 一样低 ;如今境外消费出现排浪式的原因不在于 高 ,而是大家都 差不多高 。
其次,客观来说,中国的海外旅游热潮还处于初期阶段,去海外玩什么、买什么的盲从心理仍比较重,个性化旅游、消费并没能成规模的凸显出来。
当然,有钱不一定就任性,只有性价比高、质量优秀的商品才能真正吸引消费者,国内产品价高而质不实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想必在即将到来的 .15 将会出现更多令人瞠目结舌的案例。
1万亿的消费力移至境外,无论是对政府、企业还有媒体来说都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部长已经指出造成差价的三大因素:税、流通环节、海外定价,他表示将在此三方面着力的承诺应该能够给予我们充足的信心。
2015年钱花在哪?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文/黄博阳)
三亚治疗白斑的医院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效果怎样如何放松小腿肌肉上一篇:华菱星马集团蝉联全国文明单位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