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科幻奖项轨迹奖日前揭晓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1-13

世界级科幻奖项轨迹奖日前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 :死神永生》获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

原标题:江晓原、宝树、潘海天作客“思南读书会”——谈科幻,深刻的思想性才是根本

世界级科幻奖项轨迹奖日前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 :死神永生》获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美籍华裔作家刘宇昆凭借《折纸和其他故事》摘得最佳合集奖。轨迹奖由《轨迹》杂志设立,乔治·R.R.马丁、J.K.罗琳、尼尔·盖曼都曾是该奖获得者。

刘慈欣、刘宇昆……这些曾经陌生的华人名字,如今已成为欧美科幻文学界耳熟能详的名字。在陆续斩获科幻文学界桂冠雨果奖之后,许多人意识到,并不是只有欧美作家才能写出令全世界动容的科幻文学作品。2015年起,美国知名科幻期刊《克拉克世界》推出了中国科幻专栏,每个月刊发一篇来自中国作家的科幻文学作品。不久前,第一年所发表作品中的九篇集结成书,以《未来镜像》为名,收录了九位国内科幻作家的作品。以此为契机,近期举行的思南读书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与科幻作家宝树、潘海天就当下科幻文学现状展开了讨论。

既有“壁垒”,也有“跨越”

与其他类型文学的对外译介类似,中国科幻文学的“走出去”,以往最大屏障就是语言障碍。“以前中国作家的作品很少会出现在国外,但这两年这个障碍逐渐被突破了。”江晓原表示,“许多人认为的文化障碍,比如社会背景、历史背景,在一些比较好的译本里也可以以注释的形式填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读者会按图索骥,也许从一部小说到另一部小说,从小说到历史相关的书,这个壁垒逐渐可以越过。”

但在这之外,对于深入文化精髓的东西,单靠翻译很难诠释清楚。宝树提出:“比如宗族意识、基督教文化、赎罪意识等,要理解这些意识需要经历很多年的探究。”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中,刻板印象也是造成理解误差的重要因素。“比如当外部作品想要描述中国的时候,他可能会陷入刻板印象。现在好莱坞电影重视中国市场,会添加许多中国元素,但这些在中国人看起来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或是被扭曲的状态。”潘海天表示:“他们特别关注这些东西时,往往忽略当代的精神追求,或者不同的思考状态,对于这些元素的过于关注也是一种壁垒的存在。”

同样跨文化的元素,在江晓原眼里也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比如《太空漫游》中不断提及钱学森,并把他树立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甚至有艘飞船叫钱学森号,你能看到克拉克眼里中国科学家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存在。”

在科幻小说中,文化壁垒的存在也许更是一种优势性——相比较于其他类型创作而言,科幻小说更善于跨越国别民族之间的文化壁垒,在面对巨大的未知时,探讨一些全人类共通的经验,面对全人类共同需要应对的问题。“就像外国文学爱好者喜欢读莫言,是喜欢其中所描述出的中国,而读《三体》,是因为其中所讲述的高科技造成的问题、社会争端等等与他们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不是文化上一个较远处的欣赏姿态。”宝树表示。在他看来,科幻作品中所着重探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文化的意义。

在科幻小说的创作中,通常强调对于新的“世界观”塑造的概念。“作者在写的时候就很注意让读者对这个世界有逐渐的认识,然后在小说里慢慢把这个世界展现出来。”潘海天说,“比如让外国读者看莫言的小说要有很多注释,但这些注释工作在科幻小说的文本里就直接完成了。所以读者在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没有障碍,都能够理解这些新的东西。”另一方面,在科幻作家的书写中,人物塑造通常不是为了关注个人命运或思考,而是一个族群、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命运走向,“莫言的人物一定是中国人,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人,但科幻小说里许多人物的国别是模糊的,科幻小说天然具有一种跨越国别的状态”。

不需要为科幻找一个确定的立场

作为处于科学和文人学科之间的一种写作类别,科幻文学在美国曾长期被认为是处于低端地位、面向普通大众而非文化学者的写作,而在国内,科幻文学则老是与科普作品混淆。“科普作品这一类别是中国特有的,我们比西方发达国家更重视科普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大多数人又普遍认为科普只是给小孩子看的。”江晓原表示。对于这种尴尬,宝树则认为,科幻作家做一些科普的工作,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这并不是科幻的全部,科幻本身容纳了很多类型,包括许多人文的部分,我们不需要为科幻找一个确定的立场,它本身就是中间带的一种存在,其中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很多有趣的东西,这是它的意义所在。”

在谈及科幻作品对于未来世界的设想时,三人不约而同提及了科幻写作中“暗化”的部分。《未来镜像》所收录的九位作家都曾或多或少提及未来世界因为科技高度发展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和负面可能。这是否意味着科幻写作是一种过于悲观的书写?“科幻更重要的是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带给人类社会一些什么新的东西,有正面,肯定也有负面,在享受正面效应的同时,科幻作家似乎不约而同地选择探索负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悲观的。”江晓原认为,“这是一种思想倾向,我们不为了美化、歌颂而书写,更多是以思考问题为己任。这就好比谈科普的时候也许只需要传播科学知识,但谈科幻,就会涉及到思想性,对于科幻来说,深刻的思想性才是更根本的方面。”

(:王怡婷)

孩子小便黄
贵州治疗不孕不育费用
滨州治疗白癜风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