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六一儿童节梦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1-22
从五月二十六日开始的几天,到处庆祝六一儿童节,父母和孩子都沉浸在节日欢闹的气氛里,尽情享受庆祝六一的喜悦。各种亲子同乐的不断涌现在网络上,满满的都是幸福,但其中一个让人感到心情非常澎湃而却又酸楚。里,一群老人穿着白衬衣,系着红领巾,在的背景歌曲里,踏着少先队的步伐,高举少先队队旗,款款走向主席台。他们每一个人走得非常认真,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但毕竟是老人了,无论怎么样走,都不如儿童那样矫健,灵活,有朝气。但就是他们的那份认真和执着,让我感受他们到那种奔放的热情和不老的童心。看着看着,不由得想起了我曾经的童年和六一。
那时 小学五年,每年都举办六一。
那个时候的六一,不像现在这样的总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或者干脆在本校自己举办自己庆祝,而是把全公社即现在的乡镇划分成两三个片,在各自的片内的小学间轮流举办,片内所有的小学都在这个小学参加六一庆祝;再每隔一定时间,在公社的中心的小学举办一次六一汇演,公社的每个小学都必须参加。每到那一天,每个小学的代表队,都戴着红领巾,打着红旗,敲着鼓,打着伽师(即大铙钹)声音震天,排着整齐的队形去举办的学校。而到了那个举办的小学前,那个小学的学生们穿戴一新,夹道欢迎,鼓着掌,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有时候还双手挥舞着彩色纸花,欢迎参加的小学的到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骄傲而幸福的微笑。
去了举办的学校,举办学校会安排参加的学生到教室里休息。
虽然说是过六一,或者说是庆祝六一,但节目总是非常简单,都是做广播体操为主,再唱一首歌,只有个别规模大点的学校的学生多而添加一个在原队形里、采用蹲的方式变几个字。
在领导讲完话后,就是正式的比赛开始。说是比赛,其实主要就是做广播体操。
每一队入场,首先由一个领队前面走,其他的代表队都穿着白色或者天蓝色的的确良衬衣,黑裤子,排着整齐队形,在领队的哨子声里踏着整齐的步伐,向主席台走去。当临近主席台时,随着领队一,二,三,四”口令声,那些走过主席台时喊的口号声重新响亮的喊起,往往还会加上一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快走到主席台前时,口号也刚好喊完。随着领队的口令立静”响起两声砰砰”的脚步声,整个代表队立即静立。这时,领队就正步向后转,跑步到主席台前,立正,敬礼,大声地向主席台上领导们汇报,这是哪一个小学的代表队,有多少人参加,汇报完毕,请指示。在台上说好比赛开始,领队就又是一个少先队礼,向后转,跑步到自己的代表队前两三米处,立正,两条胳膊自然下垂。随着领队口令声,队员们伸开胳膊,喊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保卫祖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口号,前后左右分开站好队形。这时候,有的会唱一首节日歌曲或者歌曲。唱了歌,领队口里就喊第*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接着,他自己做,其他的队员也跟着做。每个人都做得非常认真,力争挣个名次回来。当年的广播体操,当时看不出什么,因为根本不懂,但现在看来,有种非常浓郁打拳味。做完体操,领队一声向中看齐”队员们就又喊着那些口号,踏着一二一”的步伐,变回原队形,再在领队的口令声和哨子声里走出比赛场外,下一个代表队也同时上场,做着相同的步骤,开始了新的体赛。
当年最初的比赛,只是简单的歌曲和体赛,后来受到从安徽来耍杂技的某些动作的启示,有的小学把杂技里面的翻滚、前屈、下腰、劈叉等动作和姿势在进行体赛的时候也添加进去,在做广播体操的时候同时表演。记得当年我们小学,老师看到有的小学添加了那些杂技的表演内容,也受到影响,说让我们几个男生训练这样的动作,准备在六一儿童节节上大显身手,由王正义老师组织训练,结果,我腰太硬,愣是折不下去,还折腾得肚皮和腰疼了好多日子,连走路都不方便,连个喷嚏都不敢打,也就没有参加。其他的几个能折下去,但参加与否,时间太久已经没有一点印象了。
我小学五年,也经历了五次六一儿童节,但自己却从来没有真正参加过六一演出,没有体验过那种和大家一起排好队、踏着一二一的步子、高喊热烈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口号走过主席台的自豪感,没有感受过在领队喊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节拍在观众面前做广播体操的骄傲感,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虽然心里每年都非常渴望被选上去参加六一儿童节的体操表演,但都由于各种原因却从来没有参加过。只有大约是一年级时候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作为参与者而去欢度六一的活动。那一次是去马河参加全公社的六一庆祝。由于参与的人都需要一条红领巾,逼得父母不知道用什么办法给每人做了一条红领巾。那次六一做了些什么,大多数东西已经完全没有了记忆,只记得两件事。一件是,上午不知道和其他人在大麦场里做啥了,只记得忽然下雨,大家都赶紧分散避雨。我们参加的那个大场地本来就在姑姑家门口,我却跑到马河小学的教室里避雨了,记得姑姑吓得一家好找,最后二表姐寻到学校才找到了我,狠狠的收拾了我一顿。另一件是,下午到大场里举办儿童的联谊活动,就是把红领巾和其他的人交换。在联谊中,我和同村的一个叫艳的交换红领巾,艳拿着我的红领巾,又和其他人交换,结果艳把我的交换没了,我把艳的还给了她,但她换丢了我的,没有找回来,也没有说赔。父母曾经找过艳艳的家人,但最后不了了之。据说是艳把红领巾和马河小学的学生换了,所以我姑姑问遍了当时马河小学的参加六一的人但都说没有拿,说是可能邻近的马山的孩子拿走了。现在细想起来,一条红领巾对于现在的家庭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人,还是非常值钱的,要弄一条非常不容易。也或许是这个原因吧,我对这个事情总是记着。 随着升级到五年级,好像我所在的那个片没有举办过六一庆祝活动,能够参加六一儿童节的愿望逐渐落空。当五年级毕业后,六一儿童节也就与我无缘了,参加六一儿童节表演的梦就成了永远的梦,只能每年的儿童节去看别人庆祝六一儿童节了。
岁月如梭,很快就是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年来,经历了几十次儿童节,但都是别人的儿童节,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感慨。当这天忽然看了湛江市的老六届的老人们重新体验过六一儿童节的情景时,心里忽然觉得怪怪的。人生易老,岁月难留。时间之水能够带走一个人的青春,能够浸蚀一个人的容颜,却带不走一个人的童心。一个人,无论是什么年龄,只要保持一颗童心,就永远都有一颗年轻的心,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洒脱。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儿童节
国际儿童节(又称儿童节,InternationalChildren'sDay)定于每年的6月1日。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它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