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渴望过年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09-25

摘要:年,原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让 65天以来那个烦燥心理有所寄托的日子啊,一个让许多思念得以释放的季节啊! 腊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

老家里有一句俗话:喝了腊八粥,家家忙得哭。意思是说过了腊八节后,就是天天准备年的时候了:磨豆腐、磨汤元面、舂米、磨麦面粉、杀猪、打扫卫生、给孩子们缝件新衣裳……这是妇女们永远也忙不完的事情。她们在村头的池塘边淘洗着这样那样,说着准备年的种种杂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忙碌着的幸福。正如鲁迅先生在《祝福》里说的那样,在这家家户户的忙忙碌碌之中,年关也就越来越近了,整个乡村的氛围,也就越来越象个年了。

近来,有人提出,要为“年”——也就是中国的春节——申遗。理由是如果不申遗予以保护的话,很可能这个“年”就被别人抢去了,如五月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了一样,明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竟然现在变成了韩国的节日。我们现在再过端午节,就是过韩国的节日,这不是令国人脸上太无颜了吗!但是对于年的申遗,有人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说: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何必去申什么遗加以保护呢?外国人要过中国的“年”,他过就是了。这反而说明了中国的文化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承认。正如中国的年青人现在热衷过那个圣诞节一样。西方人并不去做什么“保护”之类的事,他们正希望你去过他们的节日呢——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的文化、观念渗透到你这里来了,他何乐而不为呢!

我想,保护也罢,申遗也罢,“年”是客观存在的;过也罢,不过也罢,“年”还是年复一年地来去匆匆。对于中国人来说,年是最大的节日,正如西方人的圣诞。因此,不管是保护还是不保护,作为老百姓来说,“年”还是年年要过的。不过,我觉得,虽然“年”年年过,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年味为什么越来越淡了呢?因为,我们并不太懂得年到底是什么!

年是什么?年,其实是一年一度亲情的汇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四季轮回的结束和又一个轮回的开始,是岁月更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我记得,年还是一个很复杂的程序,其中包含着对先辈的纪念、对未来的祝福、对岁月的期盼。旧时的年,从腊八开始,就天天忙了起来。除了女人们的忙碌之外,还有男人们上街赶集买年货呀等等。到了“祭灶”,年的气氛更加浓郁了。祭灶,实际上有 个日子,“君三民四乌龟王八蛋二十五”,意思是说官宦之家是腊月二十三过祭灶,而一般平头老百姓是腊月二十四过祭灶,那些有罪在身或受到乡规民约处罚的“乌龟王八蛋”只能在腊月二十五过祭灶。祭灶实际上就是让灶王爷回天庭“述职禀报”的时候多说好话。而到了年三十,同宗族的孙男弟侄们一大早要一齐到祖先的坟头上烧纸钱,祭奠一下。午饭前把对联贴上,午饭时要首先在家堂上供上酒菜让祖先享用。午饭后,开始包饺子。年三十晚上要守岁。据说岁是一个很厉害的动物,每每趁年三十晚上来吃人,因此,大家一起守着“岁”的到来,并在门前烧上“狼烟”,以驱逐“岁”。睡觉的时候,还要把鞋子翻过来摆放,以防止散布灾害的“岁”把灾害的种子暗藏在鞋子里。初一早上必须吃饺子。然后大家一起去拜年。先是给长辈拜,再是平辈之间互相拜,祝贺没有被“岁”吃掉,又长了一岁。到了初二或者初四的时候,新女婿要去岳父家拜年。同宗族的人这时则互相请年酒。年酒一直吃到元霄节,这期间还有很多规矩、习俗一一要履行。到了元霄节,放焰火,看花灯……等等。直到过了正月二十,开始忙春耕了,年才渐渐地远去。

可是,在岁月的风雨中,年经过与时俱进和习俗的沉淀,年又演变成尽情享受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吃文化、酒文化得到了肆意的发挥。现在,放7天假,机关里的大官小官们不用上班了,外出打工的农民们回家了,孩子们放假不用再去做作业了,这7天里都做些什么?除了走亲访友,再就是聚在一起大吃大喝,或者搓麻。过去,中国人饿怕了,有这么一个节日可以放开肚皮尽量地吃,何吃而不为呢?可是,现在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便发现老是吃也没有什么意思。没意思的事还年年要过上一下,于是,久而久之,便觉得年也就是这么回事了,也就觉得年味儿越过越淡了。

其实,对于年,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期盼多于实际地去“过”那个意义的。过了腊八节,屈指算来,到年三十还有22天,三个星期多。哦,于是心里不由地想,年这么快就要到了,手头还有多少工作?排个倒计时吧!在这20多天里,天天期盼着年的到来,心里思忖着,年关时要走访哪些亲友,安排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准备好了没有?而实际上,这些都已经准备好了,拜访亲友的礼物也准备得妥妥当当了。于是,天天盼着年的到来,也就是天天盼着拜访亲友的那一刻!好长时间没有见到父母了,在外打拼,没时间回去看望父母,正好趁过年的时候去看望一下父母,于是,天天盼着年的到来,实际上,也是盼望着去看望父母的那一天啊!同学早就在上约好了趁春节的时候聚一聚,于是,天天盼着这一天早一点到来,年便成了相聚约会的暗号,快一点来吧,快一点来吧,年便成了急切期盼的目标了……

期盼着年,渴望着过年,实际上,年真正到了,就那么几天,一晃儿就过去了,回过头想想,年就这么过了么?平淡的日子又开始了么?公务员们又得循规蹈矩地去上班,农民工们又得赶火车赶汽车挤进城市的一隅去打工,学生们又得坐进课堂去在老师的眼皮底下玩……,早知如此,还不如不过年!年,就在这样的心绪中悄无声息地落下了帷幕。年,你算个什么呢?简直如婚姻一样,恋爱的时候,那么地浪漫而有趣,盼着结婚的日子,对结婚充满了憧憬,可是,真的结了婚,竟突然觉得,原来婚姻很平常嘛。年,也是这样,天天盼着过年,过了年,就突然觉得年也不过如此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年,全部的意义全在盼着过年的过程中啊。

年,原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让 65天以来那个烦燥心理有所寄托的日子啊,一个让许多思念得以释放的季节啊!

年既然已经来了,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渴望过年吧!

共 2 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过年的散文。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承载着多少炎黄子孙对生活的期盼。作者在此篇文章中,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描述民间过年的种种习俗:磨豆腐、磨汤元面、舂米、磨麦面粉、杀猪、打扫卫生、给孩子们缝件新衣裳。而是笔锋一转,浓墨重彩地抒发渴望过年的种种情怀。文末,对这种钟渴望过年的情怀,总算有了一个一目了然的概括:过年,过的就是一个过程;抑或说,就是让忙忙碌碌的平时所携带的烦躁能在过年时随旧年而去,以迎接一个充满着希望的来年。散文语言朴素,行文流畅,意境荡漾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是一篇值得品茗细读的散文!,问候作者!【:我吉祥如意】

2楼文友: 21:42:4 文章语言朴素,文笔老到。行云流水处流淌着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热爱,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堪称一篇值得品茗细读的散文!,问候作者!

回复2楼文友: 09:26:28 谢谢如意的美语评价。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当努力为江山的繁荣,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4楼文友: 07:19: 9 欣赏老师的佳作,欣赏您的才华!

回复4楼文友: 09:27:18 谢谢一米社长。

5楼文友: 09:07:50 欣赏您厚重的文字,预祝美文成精!

回复5楼文友: 10:08:16 谢谢欣赏。共祝吉祥更加如意。

6楼文友: 17:52: 4 文章总是带着一种理性的思考,给我们带来欣赏后的愉悦。感谢老师带来这么优美的文章,让我们品读。

回复6楼文友: 10:09:04 过奖了。希望吉祥有更多的美文带给我们更多的欣喜。

7楼文友: 20:2 :26 欣赏美文。问好朋友! 有容乃大 多助则刚

回复7楼文友: 10:09: 8 谢谢远航的问候。

8楼文友: 10:06:59 谢谢如意的推崇。这篇短文确实是写一种心绪,一种情怀,一种氛围,一种感觉。

9楼文友: 10:20:46 不错的文章,欣赏拜读!

回复9楼文友: 09:28:09 欢迎予以批评指正。

治小便发黄的药

小便发黄好治疗吗

老年人晚上尿多

晚上尿急怎么治疗
小儿口臭
男士夜尿增多吃什么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