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烟市卖鸦片体系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3-15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奖是“芥川奖”和“直木奖”,今年下半年的“直木奖”(第一五三届)由台湾作家王震绪(笔名东山彰良)获得。
台湾作家王震绪(笔名东山彰良)获得今年直木奖,图为获奖作品。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奖是“芥川奖”和“直木奖”,今年下半年的“直木奖”(第一五三届)由台湾作家王震绪(笔名东山彰良)获得。这是继杨逸获得芥川奖(二〇〇八上半年)之后,华人社会中一件不大不小的新闻。
创立于一九三五年,为发掘并培植文学创作者而设立的这两个文学奖项,除了二次大战前后中断四年以外,每年举办两次(即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已培养无数文学作家。由于这两项文学奖的设计有良好配套措施,加以社会上(尤其是广大读者)的支持,自然就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力,这不得不令人感佩文学奖设置者菊池宽的高瞻远瞩。
“芥川奖”和“直木奖”的选拔对象并没有限制作者的国籍,只是评审文章限定为日文。此前,一位旅居日本的伊朗女性席琳曾入围二〇〇九、二〇一〇年的芥川奖候补作品,但最终未能得奖。
顾名思义,“芥川奖”与“直木奖”是菊池宽为好友直木三十五、芥川龙之介而设立的文学奖。此种“一鱼两吃”的文学奖项乃出自文学作家兼具企业经营才华的菊池宽(《文艺春秋》创立者)的卓越构想,至今已发挥了预期的社会功能。
芥川龙之介、直木三十五两人都是菊池宽在文坛上的好友,却都短命。芥川活了三十五岁、直木活了四十三岁。直木三十五本名直木宗一,一八九一年出生于大阪市内。于三十一岁时取笔名直木三十一,次年改名直木三十二等,于三十五岁固定了直木三十五的笔名。
直木三十五一辈子都是一名落魄文人,不会营生。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经营一家二手货小店,收入微薄。直木初中毕业后曾短期担任奈良的小学代课教师。他虽然成长在恶劣环境中,却胸怀大志。二十岁离开大阪前往东京投考早稻田大学,从此展开他错综复杂的一生。
由于家中无法供给太多金钱,在东京的时候他和友人藤堂共租一个小房子,每天省吃俭用,过着苦日子。不久,故乡大阪来了一名比他大几岁的女子佛子寿满投靠他,于是吃饭又多了一张嘴。(两人同居至二十八岁时正式结婚,但四十二岁时离婚。)
学校方面,个性上不能专致一事的直木三十五,几乎是一曝十寒,只挑选特别有兴趣的课,大部分时间都做些杂七杂八的事,因此也没能拿到毕业证书。
为了讨生活,他做过日本药剂师会的文书人员,也曾在新兴美术社当编辑,并且办了一份《新兴美术》月刊,后来又创办《主潮》。在此前后,与同好创立“春秋社”、“冬夏社”,但都没有成功。
直木三十五的文学创作在他三十二岁时(一九二三年),进入比较稳定的状态,主要是好友菊池宽创立了《文艺春秋》月刊,他获得了稳定的发表园地。
翌年,《苦乐》创刊,他开始写以“复仇”为主题的小说(后集结成《复仇十种》),陆续又有《新作复仇全集》(第一卷?第二卷)以及其他文学、戏剧作品。但直木三十五成为文坛新星已是三十九岁,他在《大阪每日新闻》连载的《南国太平记》大受欢迎,奠定了他文坛上的地位。
之后,他写过历史小说《楠木正成》、《足利尊氏》、《复仇净琉璃坂》、《黄门回国记》,也有《科学小说第一课》、《近藤勇与科学》等类似推理小说的作品。
一九三四年二月,直木三十五因罹患脊椎病变入院治疗,半个月后因引发结核性脑膜炎并发症而去世,在世四十三年。
芥川龙之介、直木三十五两人都英年早逝,为怀念好友,并促进文坛的发展,菊池宽于一九三五年设置了“芥川奖”、“直木奖”。前者以纯文学为对象,后者以通俗文学(大众小说)为对象,但长期发展下来渐渐难以明确区分。目前,奖品是特制怀表一只(表示珍惜时光),奖金日币一百万日圆。
菊池宽虽已逝世多年,但他设立的文学奖效应大抵是成功的,未曾衰落。亦即,得奖作在他创办的《文艺春秋》及《全读物》发表(该期可再版三四次),随即发行单行本(不限于同一出版社),并选择性地代为交涉拍成电影(由同一企业系统的“大映”负责),这一来作者不仅名利双收,更可以靠获得的奖金从此专心写作。
在社会资源的配合下,浩大的记者会(在帝国大饭店等场所来了各种媒体记者上百人),其大阵仗有如日本新内阁成立之架势。更重要的是,得奖者被日本文坛认同,连往年已发霉的稿件(或打字稿)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出清。
直木奖也曾出现过几乎与电影明星一样走红的作家:五木宽之(一九六六年下半年)、野坂昭如(一九六七年下半年)、山田咏美(一九八七年上半年)。这几位俊男美女在媒体大出风头,不过他们也都是量产的名作家。
倘若从作品的“质”和“量”来评价的话,如同芥川奖之有松本清张,直木奖应该首推司马辽太郎。
出生于大阪的司马辽太郎(本名福田定一),大学毕业后曾在报社工作,三十七岁那一年(一九六〇年)获得直木奖,翌年即辞职专事写作。
司马辽太郎得奖前虽也曾写了一些作品,但有了“直木奖”的光环,便开始有了爆发性的作品生产,截至去世(七十三岁,一九九五年)为止,其作品以人物传记、游记、文化评论为主轴,以实际出版品计算,小说有六十三种、散文二十三册、游记四十三册(含《中国·江南》、《台湾记行》等),其余尚约有五十册。历史人物从古代的空海,写到近代的坂本龙马、西乡隆盛……
就作品的数量而言,在同一世代中大约只有芥川奖得主松本清张一人可以相比较。就作品内涵而言,如同作家森村诚一所指出的,松本清张的读者以社会中、下层人士为主,司马辽太郎的读者则以上、中层为大宗。
司马辽太郎逝世之后,其家属更斥资在大阪兴建了规模宏大的纪念馆,继续扩散司马文学的影响力。
直木奖得主的山崎丰子(一九五八年上半年),当初作品并没有太多正面评价,但后来她揭发许多社会问题,使她成为一名重要作家。她在《暖帘》中描述的大坂商人的“商魂”,更是经典之作。另一名女性作家宫部美幸(一九九八年下半年),得奖后所写的历史小说成就也十分惊人,几乎每一部都成为畅销书。
华人得奖者邱永汉(一九五五年下半年)、陈舜臣(一九六八年下半年),虽然以日文写作,但两人拥有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也颇能给写作生涯大大加分。
直木奖、芥川奖对日本文学发展的贡献是无庸置疑的。从其他不同角度来了解直木奖,也许有其他意义。首先是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在直木奖一百六十八位得奖之中,女性只有三十三人。而且集中在七十年代以后,可见女性作家之抬头稍晚。(根据《芥川赏·直木赏一五〇届全纪录》)
如若将三大名校单独列出,其人数为:东京大学1 人,庆应大学14人,早稻田大学 5人。三所大学共占六十二人。其中又以二〇〇六年直木奖、上半年的芥川奖得主三人都是早稻田大学毕业生,简直成为早稻田的文学奖。一九八七年上半年得奖者的白石一郎,二〇〇九年下半年得奖者白石一文,两人是父子,也都是早稻田大学校友,堪称一段文坛佳话。
综观直木奖的发展过程,如同芥川奖一般,两个奖项在文坛所起的带头和催生作用绝不可小觑。况且,自一九三五年创立以来,一直持续举办;尤其是评审过程给予社会上公平、客观的印象;在上百种文学奖的日本文坛中,它早已成为一般人进阶职业作家的文化阶梯。(文/林景渊 台湾作家,学者,著有《读书物语》等。)
(编辑: )
膝关节扭伤怎样做康复专为儿童研制的止咳药哪种剂型好吃希爱力的效果
腰间盘突出怎样治疗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
小儿咳嗽舌红苔薄黄吃药
上一篇:魔域 0729、恨之入骨体系
上一篇:重症残疾人林学峰历时9个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