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好800亩桑园富了300户蚕农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9-24
800亩桑园富了300户蚕农
——南阳镇南塘村村民栽桑养蚕致富探秘
在通启河北侧南阳镇南塘村境内,有一片800多亩的连片桑园煞是引人注目。800多亩桑园背后连接的是300多个养蚕户、每年2400多张的养蚕量。一个村一只埭能有如此养蚕规模在启东堪称独一无二。蚕茧市场起起伏伏,300多户村民却能坚守养蚕30多年,其中折射出的一些经验和亮点,令人刮目相看。
连片桑园成规模
陈炳安,南塘村1组村民。他从1978年开始养蚕,是村里的老蚕农之一。他见证了南塘村蚕桑业的发展。
当年,开挖通启河形成的土地高平台,给传统作物种植带来了不便。于是种植多年生桑树便成了南塘村村民的选择,栽桑养蚕就这样发展起来。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南塘村桑园面积发展到了800亩,一只埭3个村民组,除老弱病残外,几乎家家户户养蚕,少的一张两张,多的十张八张。
连片养蚕让南塘村邻里之间有了更广泛的交流。新技术实现共享,新品种共同种植。谁家“蚕宝宝”出了什么问题,大家齐心协力解决。市场信息也是互通有无。
“蚕宝宝”对农药极为过敏,连片种植桑树避免了农药的影响。“如果中间夹杂几户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避免不了喷农药,影响桑叶采摘,容易会引发矛盾。”陈炳安说,“现在我们没有这个担心,邻里之间相处也更和谐了。”
经济养蚕巧算账
养蚕辛苦吗?所有养过有开发商对中国证券报表示蚕的人都说辛苦。但南塘村蚕农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比起种玉米、种棉花,养蚕不算辛苦,因为突击18天时间就行了,而且收入要高得多。
正在喂养“蚕宝宝”的沈召达夫妇给算了一笔账。他家有近4亩桑园,今年养了4.5张春蚕,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计算,他们的收入不下8000元。加上秋蚕和晚秋蚕,一年的收入将近2万元。而如果种植传统农作物,以种植一熟棉花一熟麦为例, 4亩棉花净收入4000元,麦子2000元,共6000元收入已经算不错了。况且三期蚕,累积54天的大忙时间,相对于一年忙到头种植其他作物,省力不少了。即使在行情最低迷的2008年,经济效益也不比其他作物差。
正是通过这种劳力成本、经济成本的核算,让南塘村村民栽桑养蚕的劲头越来越足了。“我今年一下子养了10张春蚕。目前已进入大忙季节,来不及就请几个小工帮帮忙。”蚕农陆正祥说。
从容应变稳市场
市场变幻莫测,南塘村蚕农如何在市场大潮中游刃有余呢?“多年养蚕积累的经验让我们对市场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蚕农陆正祥告诉,“价格有涨必有落,这是必然规律。我们现在已能处变不惊,涨时不盲目扩种,跌时也不挖桑弃蚕。”
陆正祥举例说,2005年开始,茧丝价格走出持续多年的低迷行情后突然“发飙”。但高位运行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开始“飞流直下”。经历了2007年的低迷,到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秋茧价格更是跌到每公斤10.5元。其他各地蚕农迫于成本压力,纷纷挖桑弃蚕。但南塘村蚕农“岿然不动”,有的甚至栽新桑扩规模。“这其实并不盲目。作为蚕桑专业村,我们有丰富的经验、过硬的技术,具备一定的市场抗风险能力。比起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我们对养蚕更有底气。另外,蚕桑业有其特高度刚好位于人体呼吸带附近点,一棵桑树需3年才能长成,如果盲目挖桑,等行情好了再种植,则变数更大,增收的愿望往往会落空。你看,今年春茧市场大幅度回暖,我们增收在望。” 本报 范存娟
吃什么治疗尿黄
六个月的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先声药业
上一篇:较好轻钢龙骨吊顶施工步骤及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