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怕水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1-05
“远怕水,近怕鬼”。
远方之人遇到过河涉水的事情,不知道水之深浅,因不知情而产生畏惧之感。而本地之人,熟悉地理环境,知道水之深浅,知道哪里可以涉过,哪里不可涉过,因而对过河之类的事情并不害怕。然而近处之人,常常知道某地某时曾发生过什么令人胆颤心寒的事,因知情而害怕鬼魅妖孽。
我们那地方有条河叫舞水,河上有座桥叫杀狗桥。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一帮小朋友都十分害怕杀狗桥这个地方,不敢在正午人少时独自过桥。夜里经过此地更是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因为,传说杀狗桥上有个狗精。
杀狗桥南面有个小村落叫枣林郭。枣林郭村上有个寡妇郭周氏要盖房子,请了河北岸扁担赵村的一个木匠来做活。在那个年代,小户人家要盖个房子,那可是件大事,得做好多年的准备,除了存钱买点青砖扎根脚之外,就是准备梁檩之类的物件。盖房的人家为了让匠人用心干活,对请来的匠人十分客气,自己家里人不吃不喝也要特意给匠人准备好的饭菜。
东邻家的大红公鸡喔喔一叫,郭周氏就翻身下床。她今天要到八里桥镇上赶集割肉。郭周氏是个寡妇,丈夫早年去世,守着一个儿子苦熬,那年河北遭水灾,她从逃荒要饭的人家中收了一个童养媳,一家三口苦劲巴力地过日子。这两年收成不错,郭周氏经过多年准备,趁秋天农闲时,要盖两间草房。
“我去镇上了,守好门,哪里都别去!”郭周氏挎了个竹篮子,临出门时习惯地大声吆喝那童养媳。
“嗯,嗯,知道了!”准备在婆婆走后关门的的童养媳答道。
正要关门,家里那条老黄狗倏地一下也跟着出了门。无声无息地像个老鼠一样机灵。“回去,回去,黄黄回去……”黄黄是狗的名字。郭周氏吆喝着狗。那老黄狗歪着脑袋,莎莎地摆着尾巴,左面赶跑到右边,右边赶跑到左面,像个顽皮的孩子躲着,泥鳅一样滑溜,就是不肯回去。
郭周氏急了,顺手抄起了一根小木棍子要打。那只老黄狗却不怕,后腿盘屈屁股蹲在地下,两只前腿像人的两只手一样捧在一起作揖不停。那意思是“求你了,让我跟着去吧!”郭周氏见状,展颜一笑,扔了手上木棍。那老黄狗欢快地往前跑了,好像给主人领路一样。跑着跑着,不时回头望望郭周氏,百忙之中又抽空跑路边的小树旁掀起一条后腿挤出几滴狗尿。
郭周氏买回了肉,把几个碎骨剔下来扔给了老黄狗。那狗摇着尾巴,腔子里呜呜地吼着,威胁着别抢它的骨头。把骨叼到狗窝里后,就偏着脑袋用嘴角大牙啃咬了起来。骨头上没有多少肉,骨头大文咬不碎,狗的哈拉子往外扯着白色的粘条子,粘涎在胡须上,腔子里的呜呜声更响了。
郭周氏把肉放在锅里煮,煮熟了就捞出来放在一个竹篮里。然后在屋梁上拴个绳,在绳上拴个勾,踮着一双小脚把竹篮挂在勾上。那时没有什么冰箱和冷柜之类的东西,为了少往镇上跑趟趟,就把买来的肉用盐水煮熟了,这样可以多用两天。为了防止鸡呀狗呀或小孩子偷吃了这些金贵东西,就挂得高高的。
一天,舞河北扁担赵的木匠正在干活,就听到这家的童养媳挨打的哭叫声。
什么是童养媳呢?童养媳就是从儿童时代就养在家里的未来的儿媳妇。过去,娶媳妇是要花很大一笔钱的。穷苦人家有了儿子,预计儿子长大后娶媳妇有很大困难,遇着有逃荒要饭的或遭了天灾人祸倾家荡产养不起女童的人家时,就把女童收进自己家里为儿子养着,等长大了再“圆房”。一般来讲养童养媳的人家那日子都是很苦的,而童养媳的日子那就更苦了!
“我叫你偷吃肉!我叫你偷吃肉!”郭周氏睁圆了两只小眼,张着大嘴,翘着尖长稀疏的大黄牙,一脸怒气,像村头小庙里的泥鬼。一手抓住童养媳那一头黄毛,一只手在脸上拍拍地扇着。
“不是我,我没有!”黄皮寡瘦的童养媳头发被拽着头发,躲也没法躲,哭着辩解,那哭声惨不忍闻。
“你说说那肉篮子在梁上吊着怎么会少呢?不是你偷吃了是谁!你还嘴硬!我就打你这馋嘴!”
“唉,谁家的孩子当了童养媳真是遭罪呀!”木匠听到这扇耳光的响声和童养媳凄惨的哭声,想到若是自家的闺女落到这步田地,心里一阵阵刺痛。但身为人家雇来的匠人能怎么样呢,只有看着听着而矣。
一连几天,这家的小童养媳妇都为家里丢了肉而挨打。
一天中午饭后,木匠要稍事休息,拉了个高梁蔑子席往凉快处一铺就躺下了。
木匠侧身躺下后,眯缝着眼,正在似睡非睡的朦胧间,却被眼前的一幅景象惊呆了:
只见这家养的那只老黄狗来到梁上吊着肉篮子的屋里,钻到一张小桌下面,用头把小桌一点一点顶到挂着肉的竹篮下方,然后钻出来嗖地一下跳上小桌,立起前腿扒住肉篮叼出一块肉来吃了,吃完后又用以上的办法把小桌挪回到了原处。
木匠吓傻了,叫不出,喊不出。他怎么也没想到狗会把小桌顶到挂着的竹篮下,借助小桌子的高度够到篮子的肉。更没想到它在偷吃了肉后,还知道把小桌挪回原处,以此来消除现场留下的痕迹。
其实,这多年老狗己经成精了。
第二天婆婆又因丢了肉责打童养媳时,木匠说:“不要打孩子了,那肉不是孩子偷吃的!是你家老黄狗偷吃的。”
“狗怎么会够到肉篮子呢?”郭周氏翻着白眼看着木匠。
木匠用手比划着说:“是你家的狗钻到小桌子下,用头顶着小桌子,把小桌子挪到肉篮子下,跳上小桌子,够到肉篮子叼走了一块肉。”
木匠说出了狗偷吃肉的情形,并建议说把屋里的小桌挪出去就没事了。
木匠对童养媳婆婆说的时候,那只狗恶狠狠地看着木匠。木匠没有注意到这些,也没想到狗还能听懂他的话。
把屋里小桌挪走之后,的确再没发生过丢肉的事情了,小童养媳也少挨了许多打。
木匠的活快做完了。
一天中午木匠躺在草席上歇晌时,那个老黄狗在木匠身边仆下身来,伸直了后腿和前爪,好像要和木匠比比身长一样。木匠看在眼里,不解这畜牲的行为,也没多想什么。
木匠收工很晚,吃过晚饭返回自己家的时候,已是夜幕低垂、星月满天了。
我们那地方的木匠,走夜路的时候一般都带两件东西:一件是一把涂了油漆的尺子,一件是锛。锛这种东西现在人可能没有见过,就是在一个锋利的铁铲上按一个可以抡起来的木柄,用以劈破铲除木头上面的树皮和不需要的部分,操作起来就像抡起镐掘地一样。木匠走夜路常带这两种东西,是有说道的:据说涂了油漆的尺子可以避邪,是对付鬼魅阴物的,那锛锋利异常,可以如同兵器一样可做防身之用。
劳作了一天的木匠在归家的路上匆匆而行。
在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年代里,庄户人家连点灯的油都是要省的,天黑以后人们都很习惯地上床休息了。到了这个时候,路上是绝少行人。
木匠回家的路要经过舞水,舞水上有座石拱桥。据说这桥是黄庄一个姓李的武举人捐资修的。木匠走近石拱桥时,月光忽被一团黑云遮蔽,朦胧中一只恶狗带着一股冷风不声不响、不咬不叫纵身扑面而来。木匠惊出一身冷汗,本能地往后一闪。只听“哧”地一声,衣服前襟己被恶犬利爪划开,所幸没有伤及皮肉。那恶犬前爪落地之时,木匠己把原来扛在肩上的锛握在手中。那恶犬正要再扑之时,被木匠一锛劈在头上,恶犬无声倒地。木匠未恐那恶犬不死,又一连几锛,那恶犬便一命鸣呼了。
这是瞬间发生的事情,那恶犬从扑人、受伤到死去都没咬叫一声,真是人们常说的:“不叫的狗最咬人”呀。
此时黑云正好退去,月华重现光明。木匠低头一看那恶犬正是盖房人家的老黄狗,心中不禁吃了一惊。环顾四周,只见桥头路边被这畜生刨出了个一人多长的深坑,这坑显然不是人挖的,从刨土来看分明是这恶犬用爪子扒成的。木匠心中又是一惊,此时才联想到中午歇晌时那老黄狗在自己身边伸开腿趴着是在丈量自己的身长,以便扒一个坑,等把自己咬死后拉到坑里埋起来。
“你挖的坑还埋你吧!”那木匠自言自语着顺手几锛把恶犬推进坑里。
木匠回到家里因惊吓害了一场病。
村上的人相问,木匠说了桥头遇狗的事。人们无不啧啧称奇。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不几日远近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还有好事者专程去桥头察看,一看果不其然。
有老人说,这狗己不是一般的狗了,狗老成精了!那理由是:一、不是狗精它不会把桌子顶到竹篮下跳上去吃肉;二、不是狗精它不会吃了肉还把小桌挪回原处;三、不是狗精它不会听懂木匠给童养媳婆婆说的话;四、不是狗精它不会先丈量一下木匠的身长,计划着扒一个坑把木匠咬死后往坑里埋……于是狗精之说不胫而走,还有人跺地指天地发誓说,曾在深夜远远看见一只狗蹲在桥头,两只眼睛像两只红灯笼!
不知何人从此把这石桥叫做杀狗桥,大家便因袭下来直呼到今天。
狗成精之说现代人是不会相信的,但狗的怪异行为人是会相信的。
人在进化,动物会不会也在进化?
人对动物的研究是否己经穷尽了一切?
动物是否能理解人的社会和人的各种情感?
动物会记仇、会报仇吗?
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共 8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传说。这条狗的确够精了,居然把桌子顶到挂肉的竹篮下面,够着吃肉,之后竟然又把桌子顶回原处。这不得不令人大吃一惊。更为奇特的是,它听到了木匠的话,还听懂了。并丈量了木匠的身长,早早地跑到桥边按尺寸刨好一个土坑,准备埋木匠。虽然最后被木匠把它打死,但此事的确够奇特的了,尽管是一个传说,但意味深长。人类应该善待动物,赐予动物一种关爱,共享地球带来的生存权利。作者通过这样一个传奇故事,告诉读者一些有用的东西,值得一读。。【:山地7 】
1楼文友:201 - 10:55: 6 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传说。颇有味道!
包头癫痫病医院营口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小孩突然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上一篇:52云蒸霞蔚千岩秀
上一篇:殷老师家的煤气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