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随笔梅芳初绽亦喜人宁清不浊尤可贵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0-11

摘要:仅是个人的一篇文学随想,试图探讨一个地方文学的发展之路,对各地基层文学工作者与研究者或有所参考或启示。 最近,覃塘区作协邮箱收到两篇难得的会员佳作,一篇是韦宁清(覃塘高中语文教师)的小说《莉莉》(原稿9100字),一篇是唐梅芳(覃塘三中语文教师)的小说《盛放的青春》(原稿15600字),惊喜之余,我们决定召开一个作品研讨会,并隆重推荐到市《荷塘月》刊物。区区两篇小说的出现,何以受到如此重视,值得大张旗鼓进行推介?这要从覃塘区当前的文学现状及其困境说起。

记得市作协主席潘大林有一次来到覃塘,在谈到贵港市文学人才之现状时,说过这样一些话:目前,全市高水平作者不多,相比较而言,桂平、平南的多一些,三区的少一点。他还特别提到:我市写小说的作者很少,年轻写手就更少了,目前为数不多的几个小说作者年龄也多在40岁以上。在谈到三区的文学人才时,他举例说:港北有一个吕宁丽,港南有一个吴洁容……覃塘呢,他没有说,但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有自知之明,我们覃塘没有拿得出手的文学新人,至少目前还没发现,哪怕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名字。据我所知,目前我市知名的文学作者中,令人印象深刻、经常活跃在报刊杂志上的,我可以如数家珍地罗列出一串名字:桂平有丁桦、陈谊军、何琼珍、陈芝宗,平南有陈芳英、韦乔友、李春鹏,港北有吕小春秋、邓卉,港南有吴洁容……,唯独覃塘,我想不出一个可以与这些相提并论的名字。

曾听覃塘作协副主席邓东喜提起过一件往事。那是去年8月10日,他意外地接到潘大林主席的,原来是叫他去市图书馆参加由市作协举办的“贵港市作家读书会”活动。接到这样的邀请,当时他感到很突然,也很惶惑,因为他自己发表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这么多年加起来也不过七八篇,难道覃塘就没有其他更强的写手吗?去了之后他才发觉,他是覃塘区参加那次文学活动的唯一代表!由此,他深深感到了覃塘文学人才的匮乏与覃塘文学的悲哀。从这件事我们可以推断或想象,多年来,在市作协举办的诸多文学活动中,覃塘是如何充当着那唯一的“缺席者”角色。

不得不承认,长久以来,相对于其他县市区文坛万马奔腾、群雄并起、群芳争艳的生动景象,覃塘区文学给人的总体印象则是万马齐喑、一片沉寂,既无“木秀于林”,亦无“一枝独秀”。且不说在贵港、贵港工作等一般报刊平台上鲜见有覃塘作者登场亮相,单从我市新创办刊物《荷塘月》来看,便可窥见一斑。作为我市唯一的规格较高的纯文学刊物,《荷塘月》(季刊)自去年创刊以来,至今已一年有余,但令人惊讶的是,从出刊的4、5期杂志来看,至今未发现有覃塘作者的片言只语,得以荣登其中。难道覃塘真的没有文学创作人才,覃塘的文学作品真的不够格登上大雅之堂?这种严峻而窘迫的现状,无疑令所有关心、关注、关爱覃塘文学事业的人士深感忧虑,并为之焦急不已。

应该说,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与覃塘区文学一直以来处于一种混乱无序、自生自灭、无组织无归属的自由主义状态关系甚大。那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由谁来发掘、培养并推出文学新人,由谁来发现、打造并推介文学佳作,以改变覃塘文学作者、文学作品在贵港文学界缺席、缺位的尴尬现状?这是覃塘区文学界迫在眉睫、亟须解决的问题。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经过近半年的酝酿与筹备,今年三月中旬,覃塘区作家协会终于在千呼万唤、众人期待中正式成立, 8名文学爱好者成为作协首批会员,从此覃塘的文学写作者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从此覃塘作协终于“名正言顺”地成为贵港市作协下属的成员之一。她的降生,犹如一声春雷炸响在覃塘文学界的上空,打破了一向毫无生气、令人窒息的沉寂局面,似乎预示着覃塘文学的春天来临了。

然而,有“家”有“人”了,并不等于马上就会出现有份量的“作品”,足以示人。4月份,新年第一期《荷塘月》出来了,笔者怀着期待而忐忑的心情,在刊物目录上反反复复、“寻寻觅觅”,却依然找不到覃塘作者的身影(名字),覃塘文坛依旧摆脱不了“有坛(作协)无文(作品)”的尴尬之境。“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消亡。”覃塘文学是该到迎来一次真正的彻底的痛快淋漓的爆发的时候了!作为覃塘文学的先驱者或马前卒,我们第一批作协会员理应责无旁贷肩负起振兴覃塘文学的重任。尽管依旧“寂寞新文苑”,但我们再也不能“荷戈独傍徨”了,再也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了,我们要大胆发出我们的声音,要“敢有歌吟动地哀”。为让覃塘文学能从困境中崛起,为让覃塘文学尽快迎来希望的曙光,我们要以笔杆作杖,去攀登文学艺术的高峰;以书页作帆,去泅渡文学艺术的海洋!

认清了形势,找到了差距,覃塘区作协开始运筹帷幄,寻求破解困局之钥。很快,在区作协的Q群讨论中,会员们达成了这样的两点共识:一个是“发表才是硬道理”,一个是“要像作家一样地写作”。区作协要求会员们以这“两个口号”为创作标准,多发作品,多出精品。一旦发现有一定创作水准与较高文学成色的会员作品,即及时召集会员召开作品研讨会。研讨会上,首先让会员们畅所欲言,对作品的优劣得失发表意见,并提出修改对策,然后由作者对作品进一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直至满意为止,如此反复,力求让作品臻于完美,达到打造文学精品的目的。最后由区作协向上推介到《荷塘月》等有关刊物。韦宁清的《莉莉》和唐梅芳的《盛放的青春》两篇小说,就是这样创作、推介出来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说,每一个文学作者的成功都必经一番艰难的历炼过程,绝非易事。唐梅芳,只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一个初涉文学的写作者,《盛放的青春》是她的处女作。正因为是尝试之作,故难免有瑕疵多多。但一个刚刚出道的写手,就能写出如此洋洋大观、内容厚实、耐人品读的小说,应该说已属难能可贵,令人欣喜。目前,她只是梅蕊初绽,暗香浮动,但若假以时日,耐心等待,或许有一天,她会尽情怒放,香飘四方,令人为之陶醉、惊叹甚至倾倒。

同样,“举世皆浊我独清”,韦宁清的《莉莉》,恪守纯文学的“清高、清雅”,不流俗、不媚俗,不迁就、不迎合庸俗的低级趣味的“浊流”,把故事写成一个格调低俗、品味地下的“男女风流韵事”,而是让男女主人公在暧昧与理智之间经受考验,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悦读”中,与小说中的人物一起,最终完成了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精神的洗礼。韦宁清,是一位老教师,也是一位资深写手。据说,好多年前,他发表在当时的《荷花》(贵县内部刊物)杂志上的小说,就曾荣幸的得到过老作家黄飞卿的好评,至今他记忆犹新,并津津乐道。他还有幸被邀请到南宁,亲耳聆听过著名的广西文坛“三剑客”(东西、鬼子、李冯)的文学讲座。至今,他已在《三月三》等纸媒及“榕树下”等媒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及小说。因此,韦宁清老师是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的。《莉莉》是他花了三天时间“新出炉”的一篇小说。当然,其中可能也存在一些缺憾与美中不足,但只要他继续坚持“清纯、清雅”的写作方向,相信以他过人的语言资质、以他娴熟的艺术技巧,这一股文学的清流,定会愈来愈清亮迷人,愈来愈奔涌澎湃,并最终汇入永恒的文学海洋!

5月,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覃塘区又迎来新的文艺盛事、喜事——覃塘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共有19名作协会员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会上,市文联主席及覃塘区领导发出振奋人心的号召:希望覃塘区文艺工作者以高昂的 、辛勤的心血和强烈的感、使命感,努力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于覃塘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覃塘区作协将乘着这股浩荡的东风,扬帆起航,破浪前进。韦宁清的《莉莉》、唐梅芳的《盛放的青春》这两篇小说的推出,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我们相信,覃塘大地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文学新人,覃塘文坛会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佳作乃至精品,覃塘文学界会迎来一个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的文学春天。

我们热切期盼着,那一天的早点到来;我们正一步步跋涉前行,向着那诱人的远方,那心中的圣地!

共 14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关于覃塘作协的报道,覃塘区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贵港市西北部,1996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县级区,时称覃塘管理区,200 年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行政区,辖10个乡镇,是“2005年度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一个普通的县级区,却涌现出来一批有代表性的作者。作者重点描述了覃塘高中语文教师韦宁清的小说《莉莉》,以及一篇是覃塘三中语文教师唐梅芳的小说《盛放的青春》。作品热情洋溢对未来充满希望。感谢赐稿梧桐文苑。【:江南铁鹰】

1楼文友: 2 :51:0 谢谢江南铁鹰老前辈的垂注与推介。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治疗措施

治疗腹胀的中成药

吃什么可以通便润肠

宝宝感冒咳嗽怎么办
利鲁唑全国价格
水果店微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