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报告受制水环境容量京津冀多个行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6-10

中国工程院报告:受制水环境容量 京津冀多个行业宜整体关闭

在京津冀地区,纺织染整、皮革、造纸、化工、制药等高耗水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业,未来面临的恐怕不仅仅是发展危机,而是生存危机。

中国工程院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战略研究课题组22日表示,当前,环境承载力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基于水资源约束,京津冀地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留下质量较高的19个核心资产。必和必拓计划将西澳铁矿石业务中期内单位成本进一步下降25%。

京津冀地区大部分位于海河流域,包含北京、天津、河北3个省(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我国经济创新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但同时,京津冀也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水污染和水生态退化最严重、水环境支撑力与发展矛盾最尖锐的地区,是公认的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

目前,京津冀地区平均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79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量(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线。

课题组公布的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以占全国0.93%的水资源量条件,提供了占全国4%的供水量,支撑了占全国8%的人口和8%的灌溉面积,产出占全国11%的GDP。

京津冀地区的某药厂生产车间。摄影/章轲

调查发现,京津冀地区高耗水产业相对集中,产业布局与水资源不相适配现象十分突出。如河北省钢铁、化工、火电、纺织、造纸、建材、食品七大高耗水工业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80%以上。

监测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纺织染整、皮革和造纸三个产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水平每亿元产值分别达到49吨至66吨、2.2吨至4.9吨;化工、食品和制药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水平每亿元产值也分别达到10吨至15吨,1吨至2吨。

京津冀上述六大行业创造的GDP占地区工业GDP总量的15%,而废水排放量占京津冀地区废水排放总量的63%,占化学需氧量的70%,占氨氮排放量的73%。

课题组建议,基于地表水水环境容量约束,根据亿元GDP的污染物排放量,对于京津冀地区最不协调的纺织染整、皮革和造纸三个产业,应采取整个行业关闭或转移等措施。

对于京津冀地区的化工、食品和制药行业,也可以采取整个行业关闭或转移等措施,或者进行行业化清洁生产改造、污水处理工艺改进等打开80%欧洲人的衣橱。课题组表示,尤其是污水直接排入地表水比例仅为16%的制药行业,进行行业化清洁生产改造、污水处理工艺改进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具体措施方面,课题组建议,在排放现状的基础上,在京津冀核心区-大清河水系,应削减28%的化学需氧量和76%的氨氮排放量;在冀中南城市群-子牙河水系,应削减50%的化学需氧量和86%的氨氮排放量。重点涉及滨海开发区的化工行业、冀中南(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地区的造纸和制药等工业行业。

宜昌白癜风
治疗阳痿早泄的原研进口药
益阳治疗白癜风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