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炮击金门作战决策经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17
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线部队突然对金门、马祖等蒋军盘踞岛屿发起猛烈炮击,世界为之震动。说:没料到金门、马祖打这样几炮会使这个世界闹得这样满天风雨,烟雾冲天。
从那一天起,炮击金门成了一个固定的程式,一直持续了21年。
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不愿再为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冒险卖力。美国遂调整战略,即:让台湾成为中国永远不能收复、并用以切断中国与世界往来的基地。
美军首先派军舰帮助蒋军撤离大陈岛,接着劝说尽快放弃金门、马祖等岛屿,让台湾海峡隔绝大陆与台湾的,以期达到台湾中立化”和台湾地位未定”等目的。
然而,不仅不容同胞分离、国土割裂,盘踞台湾的也不愿听美国摆布。不仅不从金、马等岛屿撤退,相反还向诸岛增兵、以图固守。
美方向施压,称《共同防御条约》防护范围不包括金、马等临近大陆的岛屿,这些岛屿如果遭到攻击,美军将不予支援。蒋方则要求美方按新通过的《台湾决议案》规定,美军协防范围包括全部友方掌握的有关阵地及领土。美方不能言而无信。时任美国总统不得不宣布:为了不损害自由中国的士气,及断绝他们的希望,美国决心协防金门、马祖,以巩固台澎地位。
的表态引起美国盟国的强烈不满,指责美国不该对台湾海峡事务大包大揽。则坚决不从金、马后撤,频频叫嚣大陆,这使美国十分尴尬,遂密谋换马另觅有利于美方的代理人。
蒋方对于美国的意图心知肚明,但碍于依赖美国的援助,也不敢公开同美国翻脸,只能暗中对可能成为美国代理人的人加以监控。
在这个背景下,相继发生了孙立人事件”和刘自然事件”
孙立人早年留学美国,是曾到华调停的马歇尔将军的校友。孙任台湾防卫司令时,曾召他密谈,要他负起之责,美国会全力支持他,并暗意美对已不抱希望。孙当即表示不能背弃蒋,并将密谈内容如实上报。认为孙立人与美国渊源非同一般,可能是美国欣赏的人选。不久,蒋以参军长”虚衔夺去孙立人的实权。1955年5月,孙的亲信郭廷亮被捕,罪名是策动兵变,企图拥戴孙立人为台湾元首”孙被控为兵变后台,此后孙立人被长期软禁,逐渐淡出军界。
刘自然是少校,被美国顾问团上士雷诺无故开枪打死。美军事法庭以误杀”判雷诺无罪,激起台湾民众愤慨。利用民怨,发泄对美逼蒋、换马”的不满,怂恿冲击美国驻台大使馆”砸了保险柜,拿到一些美国政府弃蒋”的文件。美蒋之间裂隙加深。
针对美蒋矛盾日益加深,从祖国统一大业着眼,不失时机地发起和平攻势。
自1954年中美在日内瓦就台湾问题举行领事级会谈以来,美方一再要求中方承诺不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中方对此始终不松口。1955年5月13日,根据指示,首次公开提出: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1956年春,先后发出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的信息。4月,更清楚地说:我们跟台湾和为贵爱国一家。7月,经首肯,在接见原中央通讯社曹聚仁时,进一步提出: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的。中央通过当时住在香港的章士钊转的信中,还出现了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的文字。决定派台湾立法委员宋宜山密赴大陆。宋到北京的第三天,即在东兴楼饭店设宴交谈。随后中央部部长李维汉与宋宜山进行了数次磋商,初步商定两党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台湾成为统辖下的高度自治地区,其政务由领导,不前往干预,可派人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务的领导,但外事力量必须撤离台湾及台湾海峡。
宋宜山在大陆逗留近一个月,通过参观游览对大陆印象颇佳。返香港后,宋写了份万余字的报告,主张,实现统一。本无合作诚意,见宋的报告后异常生气,认为宋被,遂将他拒之于台岛之外,和平统一谈判无疾而终。同时,蒋方加紧对大陆的骚扰,不断派飞机袭扰闽浙地区,甚至深入到云南、贵州、西康、青海等地撒传单,空投特务。说:太猖狂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要打一些炮,警告他们一下。
与此同时,美国分离台湾、敌视中国的行动也有所升级。1958年5月,美国把在台湾的军事援助顾问团和美军协防台湾司令部等17个不同机构,合并为美军驻台协防军援司令部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对中国发出的恢复中美台湾问题大使级会谈的置之不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也亲赴台湾,再次以削减军援来要挟从金门、马祖等临近大陆的岛屿后撤,以避免因这些岛屿的争端使美国卷入对中国的军事冲突。更险恶的是要以此从地理和政治上隔离台湾与大陆,通过划峡而治双方停止军事行动,进而实现阴谋。
金门、马祖等岛屿是台湾在地域上和政治上连接大陆的纽带。一旦屈从美国压力后撤,台湾问题的解决将更为复杂和棘手。基于这种情况,提议再次炮轰金门、马祖。一方面,对蒋帮的袭扰进行回击;一方面,再次向美国表明中国绝不坐视台湾被割离祖国的坚决态度。还有一层秘而不宣、有待领会的用意。
中央做出炮轰金、马决定后,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王尚荣即打电话福建省委书记叶飞,开始炮击准备,整个作战行动由叶飞指挥。
恰在此时中东局势突变,引起世界震动。1958年7月14日,爆发反对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建立了国。美队于7月15日在黎巴嫩登陆;英国也在7月17日出兵约旦,向施加压力,企图扼杀中东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认为:必须根据新的变化,将炮击金、行动放在新的国际局势背景下加以考虑。7月27日,给长、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出炮击金、行动应该缓一缓,要看一看形势并中东解决的问题通盘研究,这样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制敌千里之外信尾嘱咐彭、黄,若同意他的看法,立即将信转给前线指挥叶飞。
叶飞收到的信,对信中政治挂帅,反复推敲”和不打无把握之仗”等十分赞同。为了确保对金、有效攻击,防止蒋方反扑,中央又将大批作战飞机调到福州、漳州、连城、汕头、龙田等沿海机场;将3个炮兵师、1个坦克团调入厦门,前线指挥部拟定周密的海空协同作战方案,做好一切作战准备。
8月11日,美国公布《关于不承认党政府的备忘录》大肆诋毁。8月17日,中央在北戴河扩大会议上,研究确定炮轰金、马作战方案。随后批示:不要在深圳方面进行原定的军事演习,以免惊动英国人。要防止蒋军大编队空军的反击,我大编队空军要做好迎战准备,但追击不得超越金、马线。限定追击的意图,是不给造成攻击会向纵深发展的错觉。
8月22日之前的数天里,炮击的序幕已经拉开。每天均有成百架飞机组成的机群飞临马祖上空,摆出将发起解放马祖战役的架势。蒋军被迷惑,急忙把三分之二的海、空力量调防马祖。
8月23日中午12点,福建前沿阵地万炮齐鸣,大小金门、大担、二担等蒋军盘踞岛屿,遭到猛烈炮击。三天之间,10万发炮弹倾泻在这些岛屿的机场、库、油库及炮兵阵地上。蒋军猝不及防,死伤3.6万余人。金门防区司令胡琏因躲入地下指挥部,幸免一死,副司令吉星文、章杰、赵家骧均伤重殒命。在蒋军阵地上的两名美军顾问,也在炮击中丧生。起初,在讨论炮击问题时,是希望最好能避免美军伤亡,以防止中美直接对抗,建议以某种方式暗示美军躲避。但这样一来,必然暴露我军作战意图,无法达到预期的攻击效果。经过深思熟虑,认为美国不可能因个别顾问的伤亡卷入战争,毅然决定不向美方暗示。
金、马守军伤亡惨重的报到,蒋连声说:好,好,好!”蒋身边的一些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在北京的说:向金门,也不是为了解放金门,而是希望我们,这样他就有了借口,可以抵抗美国的压力。”原来,面对杜勒斯的步步紧逼,虽硬着头皮顶着不撤,却一直找不到有力的理由回绝,压力日重,成了心病。的炮击行动,给他送上一个顺理成章的借口。
在授意下,台湾首先发言,声称台湾将坚守金、马,并反对美国关于海峡中立化的建议。9月,亲自出席中外招待会发表谈话说:炮击金门,是进攻台湾的前奏。金、马是台湾的屏障,自动放弃这些岛屿,等于敞开门户。因此,金、马地区必须固守,哪怕是由独立作战,也决不后撤。这等于是对杜氏的要求,做了针锋相对的公开回复。
进入10月后,炮击行动预期的目标已经一一达到,但美国、蒋方都摸不清的真实意图。参加炮战的广大指战员也不清楚最高统帅的预想,都摩拳擦掌,以为要渡海作战,收复金、马,红旗直指台湾岛。
此时,对身边谈到:现在我们不拿台湾,可能10年、20年、40年都不去拿台湾。向金门,也不是为了解放金门。他已经在考虑停止炮击了。
10月5日,突然要、转告叶飞和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在10月6、7日两日停止炮击,偃旗息鼓,观察两天
第二天,又改变主意,发布了准备推迟几天发的、由他亲自执笔、以名义发的《告台湾同胞书》开篇的文字是: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将停止炮击的时间延长到一周,并敦促同大陆就和平统一问题进行谈判。至此,以炮击为主的军事斗争,开始向以政治斗争为主的谋求谈判转换。
停止炮击一周后,表示继续停炮两周。美国见此,遂借口金、马地区实际上已停火再次要后撤,同脱离接触。10月21日,杜勒斯飞抵台湾。
针对美国的举动,订下了将炮击形式固定下来的对策。10月25日,亲自起草,以名义发表《再告台湾同胞书》指出:美国的政治掮客杜勒斯,爱管闲事,想从国共两党的历史纠纷这件事情中间一只手来,命令中国人做这样,做那样,损害中国人的利益,适合美国人的利益。就是说,第一步,孤立台湾;第二步,托管台湾。同时敦请当局不要屈从美国的指挥,让他们回顾一下张作霖之死的往事,警告说美之凶恶不下于当年置张氏于死地的人,劝当心一点儿为了继续迫使不撤军,书中宣告恢复炮击金门地区,但固定为单日,逢双停火,以利你们长期固守
恢复炮击后,法新社驻台北发出:台湾当局人士在炮击之后显然松了一口气”当杜勒斯要公开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不与和谈,默不作声”
从10月25日以后,金门地区的炮战成为纯粹政治意义的行动。例如11月3日,根据的建议,大打一天。打1万发以上,对一切军事目标都打。以影响美国选举,争取民主党获胜,挫败党。同时使蒋军得到拒绝撤兵的口实。除此之外,双方都象征性地把炮打在对方的海滩上,没有丝毫军事意义。
久而久之,一些西方人士都得出这样的结论,金门炮战是与之间对付美国的一种默契台湾海峡的局势又趋于缓和,而美国划峡而治搞的图谋没有得逞。
金门炮战开打后,国际上和美国的大多反对台湾当局坚守大小金门和马祖等外岛,也反对美军介入。9月11日,英国外相塞尔文劳埃表示,美国协防外岛乃至使用战术性显然会有连锁反应的危险,而台湾当局自外岛撤军则可加强其国际地位。9月29日,美国参议员约翰肯尼迪称美国须防卫台湾,但必须摆脱外岛。新西兰则建议台湾自外岛撤军,而由国际间保证其地位,成为一个独立而中立的国家。10月1日,美国总统表示台湾当局将众多部队布防在金门不是好办法,但不能在敌军压境的状况下撤退。
10月21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飞抵台北与会面,杜勒斯表示要突破大陆的炮轰封锁必须动用,最初表示或许可以考虑使用战术,但当得知必须动用相当于广岛威力的核弹时,便表示不愿因为使用以引起世界大战或将美军卷进大规模冲突。杜勒斯指出美军支援金门在政治上的困难与限度,并向提出若干条件,暗示台北当局接受的解决方案。杜勒斯离开后,与会商,决定与北京接触、降温。蒋氏父子秘密派人传话给说,如果大陆持续炮击,台湾不得不自外岛撤军,中国就有分裂之虞。有学者认为:和都把金门当成台湾与大陆连系的枢纽,在这点上双方默契一致。
10月5日,长宣布:基于人道立场,对金门停止炮击七天”10月13日再宣布停火2周。10月20日下午,解放军称因美方军舰参加对台湾运补船团护航,宣布停火无效,并于当日16时开始恢复炮击,至黄昏时止,共射击炮弹11500余发,军炮兵也于17时集中七个营之火力予以反击。10月25日后,解放军宣布放弃强攻,宣布采行单打双停”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方针持续炮击。
自此以后,每逢单日,解放军有小规模炮击,或发射宣传弹,军也常利用单日对大陆零星射击,或发射宣传弹,大规模炮战从未再发生。
金门炮战两年之后的1960年,解放军又发动较小规模的六一七炮战、六一九炮战,尔后采单打双不打方式陆续鸣炮,直至1979年与美国建交为止。至此,声称金门炮战为一场不求杀伤和占领,而是政治意义高于军事意义的战争。
1979年1月1日,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部长发表了《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历时21年的金门炮击,从此划上了句号。
1958年炮击金门作战,以为首的、着眼国际战略全局和台海政治军事斗争实际,展现了宽阔的战略视野和高超的指挥才能,在两岸都是中国人的大背景下,打打停停,收放自如,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格局延续至今奠定了基础。
在台海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国家领土完整,需要我们具有更大的智慧和勇气!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上一篇:p对不起
上一篇:偷香高手 第1760章 四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