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著名的革命文学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21

一、信仰的力量——读《母亲》有感
《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之一,是著名的革命文学。“革命”和“文学”本来是两个概念,革命是一种新武力与一种旧武力的斗争,是新政权取代旧政权的过程;而文学是唤醒改善人的灵魂的作品。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就是唤醒人们起来用武力来推翻旧政权的作品。
在人的潜能里,本来就存在着勇敢、反抗和斗争的精神,为什么还要唤醒呢?因为任何一个统治者,无论它怎么腐朽,它也不希望人民起来反抗。他们作威作福,还要让老百姓做忠实的奴隶,这似乎很难。但长久以来,他们又做到了,那就是给人戴上精神的枷锁。不同的国家,枷锁也不一样,但性质差不多。比如中国,搬出孔子的“仁”,用儒学来统治人的思想,用忠孝节义等维护等级制度。欧美等地,他们用宗教来麻痹人民,俄国也不例外。这些人创造了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上帝,让所有的人都虔诚地膜拜。
上帝创造了一切,包括人,穷与富,贵与贱,自然也是上帝安排的,谁也不能有任何反抗。这样,穷人也就甘心情愿地受穷,富人也就心安理得地享福。一代又一代,也就这样过来了。突然,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一种与之相反的新的思想。他们推翻了上帝,自然也不承认上帝安排的社会秩序,还有宗教的信仰。我记得马克思说过:宗教是苦难世界的灵光圈,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推翻那种安于现状的旧的信仰,必然要用狂风暴雨般的新的信仰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就成了一种新的信仰。
一个人有了信仰,就会有无穷的力量。从前,我很难理解革命者为什么那么坚强?为什么不怕严刑拷打?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他们有坚定的信仰。你如果对一个基督信徒说上帝不存在,他马上会说出一千个理由来反驳你。信仰甚至会让一个人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比如,虚云大师放弃两个老婆出家,李叔同为了佛学也抛下日本老婆。还有那些信法轮功自焚的等。其实说白了,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信仰。
信仰虽然能带来无穷的力量,但你信仰的不一定都是真理。对真理的信仰能给人无限光明,对邪恶的信仰只能让人走火入魔。但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对真理的理解又不一样。统治阶级绝不愿意鼓动人去反抗,所以总让人把逆来顺受的信仰作为真理。比如,他们告诫人:当有人打你的左脸时,再转过右脸让他打。当有人往你脸上吐唾沫时,让风把它吹干等。而革命派却要打破这一切,他们告诉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当然这些只适用于革命时期,和平年代是不需要斗争的。
母亲所生活的年代不是和平年代,所以需要她斗争。但她养成了逆来顺受的习惯,或者说是统治阶级长期给她的根深蒂固的信仰让她忘记了斗争。这需要用一种新的信仰取代旧的信仰。这个过程肯定是艰难的,是长期的。但她的儿子巴威尔和那些革命者逐步改变了她,让他在耳濡目染中认识到了真理。与其说是革命者改变了她,还不如说是那些贪婪的工厂主,那些昏聩的法官,那些流氓一样的警察……是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让她从反面看到了他们的罪恶。只有否定了一种思想,才能接受另一种思想。她否定了错误的思想,灵魂受到了革命思想的洗礼。她开始觉醒,并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她到工厂散发传单,到乡村传播革命火种……她从一个怯懦者变成勇敢者。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让弱者坚强,让强者无谓,让胆小怕事者视死如归。
儿子巴威尔和革命者在法庭上的表现让他看到了统治阶级的行将就木和革命事业的朝气蓬勃,她为他们感到骄傲,也从他们身上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她要把儿子的演说发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不幸,在车站,她被暗探盯上了,敌人要把她逮捕。她自知无法脱身,就把传单散给周围的群众,并以大义凛然的精神向人们演说。敌人把她抓走了。她最后大声高呼:“血海是扑不灭真理的!”这呼声让群众义愤填膺,让敌人肝胆欲裂!一个伟大的母亲的形象就这样定格在读者心中!
母亲仅仅是巴威尔的母亲吗?当然不是,她是所有革命者的母亲。母亲仅仅是一个人吗?我想,她更深的含义是对于真理的信仰。真理,革命事业,解放全人类是所有革命者的共同的母亲。

二、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我上初中时,曾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十多年过去了,很多情节已经忘记,只是模糊地记得保尔和冬妮娅的初恋,和丽达的误会。以及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坚持写作的坚强意志。保尔的精神曾激励了中国好几代人,像张海迪、吴运铎都被称为中国的保尔。前几天,偶然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阅读的欲望又被勾起,也就买了下来,每天放在枕边,临睡前看一会,两周多也就看完了。
同样的一本书,我今天的感受和二十多年前已有了很大的不同。那时候还是个富有幻想的少年,只在等待人生大戏的拉开,我同情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也为他和丽达未能结合而感到遗憾。更为他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也曾希望像他那样成为英雄,或者也写出一部名著,在肉体消亡之后而思想却能永留人间。有人说,多一分经历就少一分幻想,人会随着经历的增加而改变最初的心志。而再次捧起这部书,重温保尔一生的经历,重新和一个伟大的灵魂倾心交流,我所感到的不是自己怎样的渺小和无能,也不是自己没有远大的抱负,而是自己眼高手低,总不能从最简单的事做起,不懂得伟大源于平凡的道理。所以也就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或者不是心甘情愿去做。因此二十多年的黄金岁月也就蹉跎而过!
纵观保尔一生,信仰是支撑他力量的源泉。人无论处在何种地步,都不能没有信仰。信仰是什么?对保尔来说,是对党对国家和人民无限的忠诚,这种力量可以让人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但为理想而奋斗不一定非得作出惊天动地的事业。虽然保尔在艰苦的斗争年代亲身参加了战斗,并成为一个英雄。但在和平年代,他做的最多的还是普普通通的工作。他从不计较工作的好坏,官职的大小,只要有活干,只要不掉队,他就心满意足了。特别是在筑路期间,他忍受着劳累、饥饿、伤痛的折磨,以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直至昏倒。读来不能不让我感慨万端!从前,我常常抱怨自己身处农村环境,既无职又无权,尽管苦干了二十多年,几乎还是原地踏步。而和保尔相比,我的思想就显得异常狭隘了。我所处的环境又怎能和他筑路时遇到的艰难相提并论呢?永远脚踏实地,永远不计个人得失,永远投身于所钟爱的事业,这就是保尔身上闪烁的光辉。
我不止一次地想到“信仰”这个问题。现在的人好像并不看重信仰了,或者说此信仰而非彼信仰。有些人把升官发财也看作一种信仰,如果谁再把党和人民当作信仰,好像就是唱高调,就会受到别人的讥笑……如果老一辈革命家泉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呢?人到底应该怎样做呢?其实保尔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个人的信仰应和国家的利益连在一起!但每个人都还有自己的工作,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为信仰而奋斗。作为我,一个普通的农村教师,献身农村教育就是我的信仰。如果有了这种力量,我就不会把每天单调重复的教学工作看得枯燥乏味。如果丧失了这种力量,就会和城里攀比,和当官的攀比,和不务正业的老师攀比……在攀比中心理失去平衡,于是职业倦怠就会把人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曾经多次抱怨:我难道比城里的老师差吗?为什么我却不能在城里教学?然而现在我却有了另一种思想: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不是平等的吗?为什么把好老师都调到城里任教?城里的孩子可以享受优良的教育,为什么农村的孩子就不行?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作为我,一个农村小学教师。我也应该为自己树一个信仰,提高自身的水平,至少让我们班的孩子享受较好的教育。至于其他的一些事,自己管不了的事,也没必要自寻烦恼。当拥有了教育的信仰之后,心态就会变得平和,困难变得无足轻重,平凡的日子也富有了意义,自己也就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保尔的英年早逝,还给了我们另一个教训:工作固然重要,但还必须有健康做保证!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充沛的精力,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保尔不顾惜身体拼命工作的精神虽然值得敬佩,但却不值得效仿。我想到自己身体也不怎么好,精力也差。我觉得以后也应该加强锻炼,不能再以牺牲健康去换取工作成绩了。
回首往事,更感觉时光易逝。过去的无法挽回,未来的日子还有多少谁也说不清。因此又想到了保尔的话:人应该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地结束他的生命。所以有人说,应该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
每当闲暇的日子,我曾不止一次地吟诵过保尔的名言。我想,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会继续吟诵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共 48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1、信仰的力量——读《母亲》有感:信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更是支撑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力量之源。母亲年迈而执著的爱心,是缘于对儿子的爱,缘于对和儿子一起工作的同志的爱,最后上升到对俄国苦难人民、对全世界追求真理而奋斗的无产阶级者的爱。这样的母亲形象高大得让人不敢直视,那份爱如同汇聚了千百条河流一样博大,滋润着千千万万的人们。2、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建设美好明天的的伟大进程中,保尔的那种把宏伟蓝图和每一个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那种在机遇和挑战面前,百折不挠,勇于奋进,艰苦创业的精神,仍然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我们要学习保尔的精神,在实践中培养我们坚强的品质,磨练我们坚韧的意志,不向困难低头,向着我们的目标勇往直前,做一个生活的真正强者。文章语言铿锵有力,感染力极强。好文推荐欣赏!【编辑:平凡的世界】
1 楼 文友: 2014-01-20 19: 8:49 问好作者,写作快乐!
2 楼 文友: 2014-01-20 19: 9:09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之际,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楼 文友: 2014-01-20 19: 9:42 母亲仅仅是巴威尔的母亲吗?当然不是,她是所有革命者的母亲。母亲仅仅是一个人吗?我想,她更深的含义是对于真理的信仰。真理,革命事业,解放全人类是所有革命者的共同的母亲。
回复  楼 文友: 2014-01-21 09:5 : 6 谢谢你的精彩点评!也祝你快乐!治疗术后ED有效药物有哪些
小儿厌食怎么办
胸痹心痛的辨证要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