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常回家看看陈红体系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3-17

欲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闲暇时间,本来和女儿商量好下午去博物馆看看,再去隋唐遗址公园拍梅花,进了博物馆她就挪不动步子,跟着解说员,一个一个展厅走,边走边看边仔细听,一楼三个展厅就泡了三个多小时,一直到博物馆清场,才依依不舍离开。

女儿很喜欢历史,她告诉我:“妈妈,博物馆已经来过N次,古墓博物馆,洛阳老博物馆离家近,每次来都是又看又听,花费半天时间,倾听解说,了解历史文化,了解洛阳历史文化发展。”说我来看是走马观花,态度不够好,无语了,逗我玩儿,我上她当了,一下午的陪伴就当是学习吧。

博物馆大厅迎面是洛阳市城区微缩模型,有河流、公路,楼房建筑,快找找我们家在哪里,你家在哪里?我家洛阳城。

洛阳博物馆也是在去年春节后来看过,在二楼的古文物字画厅逗留时间长,今天陪女儿在一楼展厅整整一下午,随着义务讲解员的解说,了解洛阳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的变迁,四千年的建城历史,重温一下神都洛阳昔日的成就。

二里头出土的陶形文字。

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伯古。

文化遗产之一。

根据测年结果,二里头遗址年代分布约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说前1730年~前1520年)1959年开始发掘,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初步确定为夏商时期文化遗址。

二里头出土的松绿石化龙器。

偃师因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境内有二里头夏都斟鄩遗址、尸乡沟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和唐代帝陵唐恭陵。偃师还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在县城东筑城息偃戎师,遂名偃师。周末设偃师、缑氏(今为乡)两县。

自秦以后,偃师、缑氏两县屡有分合,明洪武元年(1368年)以后,单设偃师县至今。

民国初年,偃师属河洛道,后改属河南省政府豫西行政长官公署。1944年,皮定钧部在县境南部解放区建立偃师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豫西一专区。

最喜欢曹植的《洛神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洛神赋》

左思与《三都赋》

左思(约250—305年)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他曾以10年时间写出《三都赋》豪贵之家,亮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洛阳纸贵是一个成语,读音是luò yáng zhǐ guì,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出自《晋书·左思传》

“客家人”根在河洛。

唐恭陵位于偃师缑氏乡境内,离老家非常近,我们称之为“太子冢”与“太子冢”遥望东南方向数十里,有一土陵,称为缑山,上面有武则天为太子李弘立的石碑,是梅花篆字,名谓“太子升仙碑”

“太子冢”东面,有唐僧也就是陈玄奘的出生故地陈河村,南面有著名的景点“唐僧寺”

唐恭陵(孝敬皇帝陵)位于中国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东北2.5公里的滹沱岭上,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武则天从宸妃进升为皇后,次年李弘被立为太子,曾 一度监国,原太子李忠被改封为梁王。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四月,太子弘从幸合壁宫,薨,时年二十四岁,同年八月葬于恭陵。唐高宗将其追谥“孝敬皇帝”开创了太子死后追谥为皇帝的先例,以皇帝的规格安葬,并亲撰《孝敬皇帝睿德纪》立于陵侧。

恭陵神道两侧石刻作工细腻,雕造精美,形象生动,时代可能早于乾陵,是河南洛阳仅存的一组盛唐陵墓石刻。是考察唐陵规制的重要依据,也是世界研究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恭陵1963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唐代唐三彩是非常时兴的陪葬冥器,唐代古墓遗址发现的唐三彩很多,有三彩骆驼、三彩马和三彩人面兽。

现在唐三彩在洛阳已成为送人,成为家中的装饰品,品种繁多,洛阳大多家庭都珍藏有唐三彩。

义务志愿者讲解员,讲述历史文化非常好听,一直跟随着听讲解。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带给大家的知识。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2六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通过在洛阳编篡《资治通鉴》也让司马光对洛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产生了很高的评价,留下了“欲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佳句。

结束语。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人类从洪荒走来,如滔滔江河之水,冲刷着蒙昩和局限,创造着文明、国家、制度、礼仪、哲学、科技和工艺,形成林林总总,蔚成大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些文明集合体的形成和积淀过程,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古希腊哲学家赫利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当人类科技手段尚不足以超越光速,不能驭波驰光的时候,由于时间的一维性,我们无法回归历史,面对面与祖先把手言欢,表达无限尊崇。博物馆是收藏展示历史实物,体验和感悟历史,与祖先心灵对话的殿堂,是距真理最近的地方。

洛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河洛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内核。巡游洛阳博物馆的历史陈列,犹如跋涉于历史的长河。石器时代的粗砺、青铜时代的庄严、铁器时代的,处处体现年夏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创造力,这个种取之不竭的历史智慧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根基。

脑梗塞用药可以吃通心络吗芜湖癫痫病医院杭州癫痫病专科医院

威门热淋清颗粒哪里有售
儿童咳嗽专用药有几种
宝宝是什么导致o型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