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书欣的余罪是近年来最好的网络都市小说之体系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3-22

邓一光

“我们只能做好自己 每个人最本分的事情,就是做好一个人。”对于本次论坛的主题“我们在这个时代能够做什么”,邓一光说:“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正如一个作家如何做好自己,写好自己的作品即可。你的作品和这个时代之间一定会建立起有效的互动关系,让这个作品不至于是无效的,这就是一个作家在这个时代能够做的。”

谈及此次的对话嘉宾阎连科,邓一光认为,阎连科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变化最大、非常剧烈的一个作家。“你对他的每一部新作品都可以抱有期待,因为你不知道他的新作品中会出现多么剧烈的震荡。中国总体上一直处于转型期,一个作家如何和这样一个时代做对接,其实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很多作家其实是在跟着这个时代气喘吁吁地追赶,但阎连科是特别怪,特别固执去写他自己认定的那个世界,他的营造能力、变化能力极好,每一部作品都具有特别强烈的批判性,他黑色幽默的营造方式,会让读者感到吃惊,会深深地刺痛读者。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感到非常沉重,你一看便知他写的就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荒诞。”

当记者问到如今年轻人阅读的担忧和困惑,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读无用之书。“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时期,信息通道是畅通的,各种门类、各种内容、各种形态的书已经非常多了,这种情况下,我们肯定要做一个选择。首先,阅读是阅读者个人的事情,阅读者有自己个人的立场、经验、喜好和需求,这是他的权利。但是在主张上,我更看重一点:读无用之书。”

邓一光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生活技能本身已经没有问题。知识特别普及,人们已经接受了很高程度的理论学习,社会工作的细分化也为岗位就业培训做了充分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去夸大技能的学习,并不是大规模阅读的方向。“一些非功能性的书,能传递一种人类精神,能够传递一些人类共同关注的东西。读了这种书,就知道一个工作的或者生活的或者学习的方式。举例来说,历史、人文文化这类的书籍,看起来对生活没什么用处,但这些没什么用的书能够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打通整个人类世界精神世界、精神史的那一面,这样的东西恰恰是应该被提倡的。我的观念就是生活技能就算你不提倡由于功能性也会被需要,我们不需要大范围去宣传,我们已经有了自己去选择图书的能力。”邓一光说。

作为著名作家的邓一光,常有人请他推荐书单,对此他坚决拒绝。“我个人认为,这个时代读书通道已经打开,每个人应该去选择自己愿意去读的书,而不应该是由专家来开书单。其实专家本身是代表个人或者一定程度上客观代表他人的,人类共有的普世读书标准是大众所关心的,但并非是与每个人都有关系的。推荐书单可能取消了阅读者本身的权利。”

邓一光简介

1956年8月生于重庆市,蒙古族。祖籍湖北麻城。当过知青,工人,新闻记者,自由写作者,文学刊物编辑,现为武汉文联专业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市文学院院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从事小说的写作。著有长篇小说7部;中篇小说 0余部;短篇小说 0余部;电视剧剧本 部;出版有《邓一光文集》(四卷本),各类文学专著20余部。作品多次被选载、介译到海外及入选各种版本的年选。

(编辑:李万欣)

他达拉非5mg多少钱一盒宝宝健脾吃什么岳阳癫痫病医院

快速心律失常药物
小孩常用感冒咳嗽药
宝宝肺炎恢复期吃哪种维生素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