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凤翔自古是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天府之拳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4-24

凤翔自古是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但也是个虎狼之地,英雄豪杰马贼土匪层出不穷。官府要保持社会平安,也就是要维护富人剥削穷人的秩序,保护富人的人财不受伤害,很不容易。州县官员常常因剿匪不力,丢了纱帽。

清代同治年间,宝鸡地区连年遭灾,百姓民不聊生,产生了多起土匪抢劫案件,还杀了几个护国员外。案件破获不了 ,县令被撤职。接任的是上面从四川调来的一个老爷。新老爷上任后,并没领兵剿匪,也没大张旗鼓地整顿治安,官兵差役也闲着没事。人们议论,看来他这个官,也坐不久长。可是,社会治安却不很乱。很长时间没有产生过财主被抢事件,有几个知名的土匪头子,还没名其妙地被人暗杀了。

第二年刚过年不久,却发生了一个大案件,知府大人的官印却在戒备森严的府衙内被人盗了! 因府衙驻在凤翔,破案的就首当其冲地落在凤翔知县的头上。

新县令接到指示,立即命令快班头带领各路差人到县城和四里八乡侦察此案。并悬赏张榜,宣布谁能侦破此案或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赏银10两。过了十来天了,案子还没有头绪,也没人揭榜投案。知府把县太爷请去,限令五天内必须破案。县老爷急了,把赏银提高到20两白银。五天满了,还是没人揭榜。这一下,府台大人发脾气了,要他在三天内必须把官印拿来,否则,就把县衙官印交来,这县令就坐不成了。这一下县太爷害怕了,我花了几十万两白银才买了这个七品县印,一下子丢了,我家几辈子的积蓄那不是打了水漂了吗?他立即重新出榜,宣布谁能侦破此案或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赏银100两。县太爷新榜贴出后,一会儿,就有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撕了黄榜。看榜的差人立即将他“请”到县衙问话。到了县衙,县令凶神恶煞地要这个叫花子立即交出大印,不交,就要动用大刑。叫花子却很嘴硬,言明要见知府大人,否则,打死也不会开口。知县无法,就把他押到府衙,交知府讯问。

知府知道,对付叫花子这类不知死活人,不能硬来,不是有“花子骂相,没办法”这句老话吗?就心平气和地对他问话。 花子提出几个条件,1、我只管给你提供线索,拿回官印,你们不要问来龙去脉;2、不要问我的出身住址;3、案破后立即放他自由;四、立即兑现100两白银。知府大人都一一答应了。

这时候,这个叫花子才告知知府,盗印的是个“头上缠着白绫子的人”。

知府把这个叫花子安顿在府衙住下,大酒大肉的招待,并派了10几个兵丁“保护”着,等待案子破了以后再让他回家。

知府立即调动本府及府辖各县的衙役和兵丁四处捉拿“头上缠着白绫子的人”。经过几天的努力,捉来了一些疑似“头上缠着白绫子的人”,还捉来了许多头戴白帽子的“回回”。但经审问,都一一被否定了。因为他们不但死不承认,也没有证据,经审查这些人都没有作案的条件和时间。

知府气急败坏地叫人把那个叫花子捆到大刑跟前,问道,你可知道诓骗官府,贻误战机,该当何罪吗?叫花子回答,我说的都是实话,作案的就是个“头上缠着白绫子的人”啊!你们只捉百姓,怎样不在当官的里边找呢?知府想了想,对啊,老百姓要官印干什么,再说老百姓也没有进府衙的机会啊!就立即传各州府县大小官员到府衙集会,同时调来兵丁,将府衙严密警戒,还在两廊设了埋伏,准备审查官员们。

在府台大堂上,知府大人命令在场的所有人卸掉官帽,大家都遵照执行,唯独凤翔知县,宣称自己头上有疾,拒不脱帽。知府示意衙役强制执行。这时,忽见凤翔知县来了个旱地扒葱,“刷”的一声,就上了天。说是迟,那时快,房顶上埋伏的10几个手握钢刀的勇士,一齐扑了上去,把他压了下来。那家伙虽然赤手空拳,但十几个壮士,一时还擒拿不了他。知府一声令下,两廊里埋伏的兵将一齐上手,战了一个多时辰,一定寡不敌众,那家伙才被拿下。卸了他的官帽,果然那家伙头上缠着白绫子!

知府升堂 ,进行审判,那家伙对于盗印之事死不认账。知府只好派人到凤翔县衙和知县家中去搜查。搜查了几次,就是没有结果,知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居然违背朝廷律条,私设公堂,刑讯逼供,审问县处级朝廷命官,使用重刑想撬开他的嘴,但那家伙就是死不开口。知府没办法,只好求救于叫花子了。叫花子提示他,应当到他的内府去搜查。知府也顾不得作奸犯科违背人伦道德之嫌,就亲自带人,直扑凤翔知县内府搜查,连县太爷老婆的裤裆都搜了个遍。终于在他的知心爱妾三太太的梳头匣子搜出了失落多天的官印。

官印找到了,知府长出了一口气!花子领了100两银子,准备回家。知府把叫花子请到二堂,备下酒席,向他道谢。菜上五道,酒过三巡,知府说,你知道,按大清刑律规定,当官的丢失官印,犯的是死罪。你这次帮我破案,找回了官印,不但救了我的命,还保住了我的官衔,实是我的救命恩人,你就不要回去了,我拜你为弟兄,你就在我府衙里当差算了。叫花子说,我自由散漫惯了,不愿在衙门里干事,还是回去讨饭好。知府见他执意要走,就另外给了他100两银子,作为酬谢。最后求他讲讲罪犯的来历,以便审判那个知县老爷,洗刷自己违法乱纪,刑讯逼供朝廷命官的过失。叫花子在府台大人的恳求下,讲了这么个故事:

大家知道,大清初年,明顺清三朝元老党崇雅党阁老,为了感激康熙皇帝的恩德,在凤翔纸坊的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通衢大道旁,监修了一座皇庙,并在不远处立了一座上刻“大清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大石碑,纪念康熙皇帝救济陕西灾荒的大恩大德。规定来往官员必须进庙参拜。所有途径此地人员,必须文官下桥,武将下马。凡是逢年过节,凤翔县的大小官员都要徒步前往参拜。固然不能赤手空拳而去。

今年正月初一,我和新来不久的师傅正坐在我们的居所东关县城隍庙大门口晒暖暖,看见从纸坊皇庙拜年回来的府县官员,在雪后初晴的烂泥路上走的满脚是泥,我们就偷着笑。这时我师傅指着走在最后面的一个老爷叫我看看他的脚,我发现他的靴子和他人不一样,脚上一点烂泥也没有,我觉得很奇怪。

过了一天,官府就发了告示,悬赏找印。 当赏金到达100两白银时,我师父就叫我去揭榜,告知官府,官印是被一个“头上缠着白绫子的人”偷去的。起初我不敢去,后来他说,你还信不过我吗?我想,我们这个师傅,可不是常人。自他来以后,我们就没饿过肚子,每当我们讨不到饭时,他就拿出钱来,给我们买着吃。他的本事很大,1出去,就不会空手回来,而且讨来的全是钱和银子,听他的话,不会错。因而,我就揭了黄榜,帮您破了案。

知府立即派兵包围了东关县城隍庙,搜捕这位师傅。叫花子们告诉他,他师父在他们来之前半个时辰前拿着自己的行李与他们告别了。官府始终没有找到这位师傅。

再说知府无权审判这个县处级朝廷命官,就将县令偷窃官印1案报到朝廷御史衙门,御史衙门派来一个省部级御史前来查处。最后调查清楚,原来这个盗印县令原是四川重庆山区一个世代土匪之子。这人从小习文练武,练就一身软硬本领。有朝一日心血来潮,觉得常当土匪也没意思,就想买个官铛铛。因而就改名换姓,带了几十万辆银子,到成都川陕总督衙门捐了个县官头衔,后来又花了几十万辆银子,补了凤翔县令实缺。 盗印县令原来是个大盗!

这个大盗来凤翔县上任时,只带了一个人称“锣上蚤”,专门负责卧底的弟兄。而不让他露面,只负责社会调查事宜。因他是土匪出身,知道要剿灭惯匪,谈何容易!就按兵不动,而指挥他的那个“锣上蚤”到全县打探土匪情况。等弄清某个土匪行踪后,就悄悄随在其后,乘其不备,将其杀死。怪不得,在他上任后有几个知名的土匪头子,没名其妙地被人暗杀了。固然闲暇无事,他还要在晚上到岐山、虢县等外地操一操旧业,弄点金银。

盗贼在证据眼前也承认了自己的出身,也交代了他头上所带白领子的来历:有一天晚上他到虢镇一个大财主家去营生,正要摘取那个小少爷项上的金项圈,那小家伙却叫个不停。眼看十几个护院的听到哭声,已进入屋内,他还没得手。一急之下,就用嘴里噙着的柳叶刀,将那小家伙的脖子切断了。回家时因城门已关,我就飞跃城墙。不料刚上城墙顶,突然不知哪里飞来一个“乌鸦爪”,轻轻地抓了我一下,我的头受伤了,只好用白绫子缠上。

盗贼虽然认了大罪,但就是不承认他曾偷盗过知府大印的罪行。不过官印已经找到,他不认罪,也就算了!

注:

皇庙:位于凤翔县城之东两公里处的纸坊街。抗日战争时,成了东北竟从中学的校址。现在是纸坊小学的校址。

万岁碑:位于纸坊街东、淡家门前南边原县陶瓷厂(现已破产,南半院卖给耀州水泥厂,北半院闲着)门前。1958年该石碑被砸碎,炼了铁了。

党阁老:党崇雅,字于姜。 生于1584年,卒于1666年,明末清初陕西宝鸡蟠龙人。明天启五年进士,明顺清三朝宰相,官至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国史院大学士、太子太保。被列入中国历代名相录,明清时期宝鸡政治地位最高、历史影响最大的文化名人。

共 47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案】这则传奇故事写了凤翔县在同治年间发生的事情。因这个县多闹匪患,民不聊生。劫杀案件层出,却破不了案。后来了一名县令上任不剿匪,土匪头子却莫名其妙的被暗杀,以后没再发生过案件。第二年,知府的官印却被盗,无法破案。知府就把赏金提高到了一百两,结果一个叫花子提供线索破了案。原来盗印的是凤翔县令。最后经过深查,这个县令原本就是土匪头子,通过买官当上了县令。本故事通过土匪头子当县令盗印,揭露了当时社会买官卖官现象严重,社会治安混乱,民不聊生的现实。故事生动,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欣赏! 感谢赐稿 推荐品读 【:冰凌】

1楼文友: 15:58:17 这则传奇故事写了凤翔县在同治年间产生的事情。本故事通过土匪头子当县令盗印,揭露了当时社会买官卖官现象严重,社会治安混乱,民不聊生的现实。故事生动,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欣赏!

回复1楼文友: 20:5 :22 感谢审查通过刊登上!

感谢老师褒赞!

2楼文友: 16:08:2 欢迎木嘴老师入驻梧桐,这篇传奇小说,语言很有特色,江山欢迎这样的文章,梧桐文苑欢迎您!希望您快乐创作,梧桐给您提供展示文彩的大舞台!

回复2楼文友: 20:54: 感谢老百先生相助,教会在下登上贵!

楼文友: 16:16:40 传奇小说,传统味道浓厚,情节紧凑,描述生动,赞一个。

回复 楼文友: 20:55: 4 感谢帮衬,评论本文《知府丢印》!

4楼文友: 16:59:04 欢迎木嘴老师加入梧桐,希望看到你更多的佳作。这篇故事曲折却耐人寻味,虽讲的是往事,却也和当今社会的某些现象雷同。哈哈,不多评判,只当故事读就是。祝写作愉快!

回复4楼文友: 19:28:4 感谢老师点评,鼓励!

5楼文友: 17:05:20 拜读老师作品,欢迎您入住梧桐这个大家庭!期待更多的作品!

回复5楼文友: 20:56:19 谢谢!

回复5楼文友: 20:58: 7 感谢浏览,感谢评论!

小孩夜间咳嗽怎么回事
徐州好点的白癜风医院
营口治疗早泄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