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合资多牌照证券公司获批年底前将完成工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6-14

6月30日,证监会发言人邓舸就日前汇丰、东亚两家港资金融机构获批入股境内多牌照证券公司一事表示,批准两家港资金融机构入股境内多牌照证券公司,是证监会落实《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对港扩大开放政策的重要举措,立足于实现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6月19日,证监会批准设立汇丰前海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亚前海证券)。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是根据2013年8月内地与香港CEPA补充协议十设立的两地合资多牌照证券公司,其中汇丰前海证券是境内首家由境外股东控股的证券公司,港资股东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持股51%;东亚前海证券的港资股东东亚银行持股比例为49%。

对于首批外资多牌照证券公司获批一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告诉,这表明了我国对外开放金融市场的态度。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与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

合资券商入场不是狼来了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金融行业开放步伐相对晚一些,特别是在证券领域。卞永祖告诉,监管层延缓开放金融市场与我国证券资本是以散户为主发展情况有关,大多数散户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处于弱势,限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证券投资市场主要是为了保护散户投资者燃油附加费收取不再只针对3公里以上乘客收取,维护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定。

但从近两年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虽然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正不断成熟、完善,但本土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在发展中依然存在大股东恶意套现、上市公司规避分红等一系列不合理现象。

从这个层面来看,卞永祖认为,进一步扩大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有利于我们在竞争中学习外资金融机构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身。其实,经过多年发展,监管层也意识到过度保护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步骤地开放金融市场则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

近年来,沪港通、深港通的相继推出,以及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打破了外资在合资券商中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49%的限制。虽然目前合资券商在A股券商中的比重不大,但放开准入条件,意味着越来越多外资券商加入,必将加剧证券行业的竞争。

那么,本次证监会进一步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证券市场的多牌照经营权限,是否会对本土券商的经营造成影响?业内人士对此观点不一。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外资金融机构在几年前就可以在国内入股证券公司,但其经营权限为单一牌照。对此,本次证监会放宽对外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准入限制,势必会对本土券商形成竞争压力。相较于国内券商,欧美券商国际市场经验丰富,且拥有专业人才和资源,在产品创新方面具备较强实力。

卞永祖对此持有不同观点,他告诉,近年来国内券商成长迅速,其在人才国际化方面已相当完善,全球化的人才储备让本土券商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也有充分了解。我认为本次中国证券市场对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限制放宽不会对本土券商的国内业务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本土券商在获取客户、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了解方面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对于本次外资准入限制的放宽,卞永祖认为最大的挑战可能来自监管规则与国际接轨以及本土资金加速流出方面。

走出去压力不减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方面,业内专家认为,金融市场的开放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技术,推动本土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但中国金融机构在走出去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

董新登表示,资本市场的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记忆中那一次次的聚散与悲欢都成为绝版。学校那:天行健,我国目前在引进来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在走出去方面发展还相对缓慢。我国每年有上千亿美元的资本输出,但真正走出国门的券商寥寥无几。

对此,以券商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走出去方面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董新登告诉,这其中除了有本土监管的因素外,更多的原因是国内券商不具备走出去的能力。

考虑到欧美等国外资本市场发展已相对成熟、饱和,卞永祖认为,未来本土券商在实现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布局上,其可获取的市场空间已非常有限。但加速开放本土资本市场,则可以为中国股市吸引国际资金,利于本土金融市场获得增量资金。

本次证监会对港资金融机构申请在中国设立多牌照证券公司的批复显示,在批复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东亚前海证券、汇丰前海证券需完成工商设立登记工作。

营口白癜病医院
达州白癜风治疗费用
他达拉非片功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