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江南印象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27

我生在长江北岸安庆,却很方便遥望江南。十六年前数下南京、苏杭,醉心于江南的水墨画卷,常常流连忘返,不思归蜀。

江南,越远离长江,越是少山多水。湖泊纵横交错,地势低洼平缓,杨柳随风生长,民居多依山临水而建。流水无形,河岸多弧,故民房无论联排、还是独居,均在满目青翠中逶迤远去,隐约多姿。

最常见到,一条青石板小路,长长短短的青石,参差错落,筑成平平仄仄的音韵,曲折蜿蜒,总不见尽头,缓步其上,顿有时空穿越之感,灵魂虚空之变;一湾溪水潺潺流淌,两排临水深宅,雕檐画廊,青瓦白墙,似在等待河中摇橹的渔船早晚归来,不离不弃。河面大多不宽,相隔不远处拱起的石桥,静静地安睡;两岸杨柳枝条一直垂向碧清的河水,如南国女子晨起未妆披散着长长的秀发,微风吹过,轻轻拂拭起水面细细的波纹,娴淑而静美。

江南的道路、河流,阡陌纵横,无分横平竖直,任意交汇。晴日尚好,如是细雨霏霏,或踟蹰在青石小路上,或伫立于道路的尽头、双桥的交口,总会让人不由自主生出戴望舒的雨巷情愫来。或极目张望,或寻寻觅觅,想见哪里会有佳人窈窕的身影?哪里会艳遇那久远的油纸伞缓缓摇曳而来?

从江北的合肥驱车前往江南的苏州,不足四百公里;而从苏州市内去周庄,不过四十公里。时序农历五月以后,大片稻田里新栽的青秧极目可见,更有大小水泊相连,湿地芦苇飘摇。再湿重的心思都在无限铺展的绿意里追风远去,剩下空阔与澄明,随向前的道路任意延伸。

抵达江南特色小镇周庄,一路时断时续的小雨已歇。不是节假日吧?游人接续相连,但并不拥挤。庄外双向四车道,新雨过后,尤显整洁;进庄门楼正中矗立,气势恢宏,不失秀丽典雅。门楼附近,道路两侧的仿古建筑,均是两层小楼,间有彩灯花草造型装饰。古典与现代元素的交融之下,扩建的大街更像一幅后现代的画卷,而其细节之处依然无不散发着古色古香的味道。商铺售卖的物品当然也是仿古的,但手工制作的牛皮糖、牛角梳、油纸伞,苏州丝绸等,仍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令人流连不舍;偶尔可以遇见古稀的老者亲手操作着遥远的纺车,恍然如梦一般,带你越过周遭的繁华,重回记忆里的水墨童年。

在江南,一眼望去,总是难掩奢华;如是节假日,游人趋之若鹜,更是难免喧嚣。但是今天的周庄是安静的,如浅睡的处子,正是我喜欢的样子。所有的商户、住家,大门大开着,或忙于生意,或无事休闲,一切悄然发生着,随心又随性。除了窜来窜去嬉闹的儿童,没有人站在门口吆喝,更没有一声扩音喇叭的叫卖,连门口一角蜷卧的小猫小狗见过无数的陌生人,也不闻一声轻吠。

往里步行不远,江南特有的景色------“小桥流水人家”就映入眼帘。在江南,这样的风景其实比比皆是。她们宛如一个个隐于凡尘的修行者,处身喧嚣而不闻喧哗;更似那常伴左右的红颜,心寄久远,但不言不语。时光无言无语流转过千年古街,青石板路桥落寂了多少浅吟低唱,见惯了无数旅人来来往往的行色匆匆,依然青石泛光,旧颜常新。童颜如雪的老人,三三两两聚在参天大树下对弈闲聊;触景动情的情侣,在古老驳岸边的长条石凳上相依相偎;侧畔的小河中缓缓驶出数只摇橹的木船。游人惬意,碧水常流;船娘婉约,船歌缠绵。

沿河民居,门脸大小几乎相当,贫富的区别在加深。进门都是大厅,厅有大有小;再往里是穿堂,堂屋四围是住房。贫者可以只有一堂一院,而富家多至四五堂,分别供大小妻妾佣人居住。富家堂屋的尽头院落换成了后花园,园里别有洞天,常设佛堂。人工假山曲径通幽,莲荷花草愉悦身心。并有自建“码头”与外河通达,厨房正在自家“码头”之上。南人的闲适、优雅就那般隐现在无处不在的精细中。但我一样是旅人,只能在历史的角落寻觅前人曾经的印迹,短暂的停留如何兑现久远的江南美梦。

夜幕降临,细雨又起。天色与风景俱变空蒙,桔黄的灯光亮起,星星点点的,凭空增添了一层静寂。居家旅馆与酒家的门前,多数点亮两盏红灯笼,倒是格外醒目。景区的大门大开,不再有人验票出入,而匆忙的旅客多已归去,半日浮尘悄然落去,如雨水洗过,竟然不留痕迹,小镇再次沉入自己的节奏。江南,骨子里透着一种安静。

次日凌晨,雨越发地急促起来。幽长的巷陌,几无行人,更无端增添三分空阔与深远。除了几户经营早点的人家,民居的大门多是紧闭的。尽管再过一二时辰,就会有大批游人到来,但是现在,一切还是安睡的状态,仿佛千百年以来,这里从未历经人世的繁华与躁动。

我再次静静行走在南北后街与东西塘街之间,有时又在石桥上伫立良久,任雨水打湿周身,不愿仓促离开。这一刻,我身在江南,不再是梦里。我真切地喜欢融入这无惊无扰的境界。历史再变化,世界再嘈杂,江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仍有一颗宁静的心,沉寂为一帘江南幽梦,任人怀想。江南,古往今来,才子佳人辈出,出则风流倜傥,归则相忘山水。那一份内心的坚定与安宁,固与家族、个人重修重教有关,想必亦与南国山水的智慧有染。专注做事、愉情自我,繁华过后、重归宁静,俨然已成江南植根千年传统沉淀而成的生活方式。

一十六年太匆匆,行将又别江南,但我自此终会常来。此去江南人易老,但愿生命的繁华消退,常能梦回江南。人生几何,吴越争斗休;红颜无扰,青丝换白霜。能有梦江南,亦可慰平生。

共 208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江南,在无数人的记忆里永远是烙上印的花纹,持久而美丽!16年,弹指一挥间,昔日初涉江南,景致依稀历历在目,今又游江南,更是一番难以言说的情愫。江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仍有一颗宁静的心,沉寂为一帘江南幽梦,任人怀想。江南,古往今来,才子佳人辈出,出则风流倜傥,归则相忘山水。那一份内心的坚定与安宁。专注做事、愉情自我,繁华过后、重归宁静,俨然已成江南植根千年传统沉淀而成的生活方式。一十六年太匆匆,红颜无扰,青丝换白霜。能有梦江南,亦可慰平生。笔者用朴素的文字,像江南的烟雨一样,丝丝缕缕,渐渐侵入人的心底,感情流露涓细流畅!感谢笔者来江南烟雨一起品读文字的味道!【:停云】

1楼文友: -18 00:15:5 我家在河南,与安徽界仅相隔数里。与老师一样深爱江南古镇烟雨,所以选择在宁波读书。在老师温婉唯美的文字里,更是读出了江南独特的美。文字凝炼精致,画面唯美婉约,写意耐读。感谢赐稿江南,愿您在江南烟雨社团体会到不一样的人文美,随风问好! 落花谱锦瑟,馨墨描相思。

回复1楼文友: -18 2 : 7:27 谢谢随风。心意已领,不要再称呼什么老师。有机会过来玩。离得不远

2楼文友: -18 18:18: 9 语言自然而流畅,娓娓道来如走进了江南美景中,写景不忘抒情,抒情中又饱含着哲理与感悟。多年不见先生作品,欣赏学习,祝先生创作愉快,怡然而自乐。

回复2楼文友: -18 2 :4 :48 嗯。以后你可以随意去空间看了。

楼文友: -18 18:19:56 刚刚看了星星写给先生的文字,再来读这篇有着豁然的感悟。感谢先生支持,期待多多支持。。。。(偷笑

回复 楼文友: -18 2 :41:10 这篇文字适合 5岁以上年龄段的人来读。有些人生经历与体验是必经岁月浸染才生成的。难为水丫头了(问好!)

首荟通便胶囊能减肥吗

排毒祛痘的好药物

青少年便秘是如何形成

灯盏花领军企业经营产品
诊断尿路结石主要方法
维生素D滴剂悦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