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幸运与必然的惨痛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29
看完《唐山大地震》了,之前也找了原著读了读,觉得还是“余震”这个名字更贴近故事,毕竟这个“唐山大地震”题材太大了,颇似“山峡大迁徙”,这样的大的题目,一定要相关的故事来支撑。这个电影的时间挺长,很细致不拖沓的把故事完整的演绎,是一个不错的煽情剧。
从亲情的层面来看《唐山大地震》是个不错的电影,改编成电视剧,一样可以登上央视。但是看过之后就觉得少点什么。这样的大制作,宣传了那么久,唐山政府那么大的支持,如果仅仅是看过后让人到掉几滴眼泪,没有深层次的些愤怒,另外还未能引发出一些对地震的反思,还是太平淡了。
站在历史的眼光中,哪些是必然的惨痛经历?电影里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姐姐奇迹的活了下来,又远嫁发达国家,又与弟弟这样巧合的相遇,这些简直是太偶然了,不可能是所有唐山地震受害者的必然经历。
唐山大地震在整个影片里就是一个引子,至多算是一篇序言,不足20分钟,后面连续发生一系列事件才是故事的重点。七十年代的历史不算久远,地震当然是天灾,但是在这里面有没有人祸呢?哪些是必然的?有没有借着天灾发财呢?有没有失职的领导呢?总之,这些在电影里都回避,而且步子迈得更大,时间走得更远。如果说真实历史仿佛是纸质的《亮剑》,搬上荧幕不砍就不会和谐,也构成不了主旋律。也不用大声疾呼, 0年前有没有地震预警?电影里也没有说,从政治的角度去理解,有与没有,又能如何?还是一个商业片。
这个一个不错的亲情片,成功的商业片,但从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很失败,因为避开了许多政治干扰的视线,面对地震里面的自救,或者是对当地政府的当头喝棒,以及将来在捐款那些外面不为之人的内幕,从电影里都没有看到,也就谈不上能引发出相关的反思。
八一厂拍过“三惊”系列,看过《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惊涛骇浪》,注明那是重大意义的现实题材,如果那也是教育片的话,恐怕《唐山大地震》的主流思想不输与它们了。
某些影片一旦和真实的历史挂钩,和敏感的关键词相勾连,难免不让一些部门变成了精神质,他们千方百计的想去插手,这个发现是电影之外给我的一次现实教育。
共 87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结合影片,针对性地谈自己的感知和理解,提出相关意见和见解,站在做文章的角度,可谓路子正。文中所述影片的不足,则属于见仁见智了。不管怎样,一部电影给人的教益与影响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一而足。【:夏冰】
1楼文友: 12:44: 结合影片,针对性地谈自己的感知和理解,提出相关意见和见解,站在做文章的角度,可谓路子正。文中所述影片的不足,则属于见仁见智了。不管怎样,一部电影给人的教益与影响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一而足。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剖宫产术后上腹胀嗳气
老年人厌食症的症状
女人厌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鼻塞头痛怎么回事微信怎么显示微店
滇南本草
上一篇:乌市十二月美丽的雪景
上一篇:莫言化身预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