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枫写者王三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2-02

认识王三这个人源于《百家岩》平公众号。

王三经常投稿,时间长了,也慢慢熟悉起这个人了。平台主编保成老兄很欣赏他的文字,跟我们说了很多次。后来,我也过他的文章《父亲和瞎骡》,感觉文字朴实,熟悉乡村生活。我清楚地记得,那篇文章推送后反响不错。

说真的,半年多了,只是读过他的文字,未曾谋面,倒是今年三月份与他通过。因为,我想把他的文字推荐给《河南思客》,提高一下知名度。里,我尊称他为王老师,他似乎有点吃惊,很是客气,说话细声细语,似乎带着点沧桑感。也许,与他的人生阅历有关,那时,他还在新疆打工。我说明缘由后,他很高兴,连声说:谢谢刘老师。我让他选几篇自己中意的作品。他说,手头上正好有几篇,再修改修改。挂了,我便加了他。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的昵称竟然是“写者”,看来真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不知何故,看到“写者”这两个字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了“行者”。于是,我就把思客的投稿邮箱发给了他。

4月22日,我在兰考参加了由《河南思客》组织的采风活动。王三打来说,他已经把文章发给了思客。我告诉他,我等一下给思客的杨海燕主编联系。那次采风正好是杨主编带队,我便跟他说:“杨老师,我推荐一个作者,叫王三,感觉他的文章写的不错。”杨老师听了后说抽时间看看。当问起王三的单位时,我回答道,他没单位,是个打工的。杨老师“哦”了一声。没过多久,杨老师回话说,王三的文章不适合在思客推送。哎,本想为王三提供一个更大空间,没成想泡汤了。

后来,我打跟王三解释,表示歉意。王三在里依然客气,说没关系,并再次感谢我。我对他说:“以后还继续往《百家岩》投稿好了,我和几个都喜欢你的文字。”他听了非常高兴,并约定今年回来收麦时,要请老师聚聚。我说好,并替几位谢了他。

转眼过了麦罢,也没有王三的消息。刚开始也没在意,心想,或许他家里比较忙吧。上周三(6月1 日),小亮的新一期《百家岩》里推送了王三的《生命韧带》。保成兄以笔名吴泽人第一个留言:“王三散文,是百家岩一大特色。这篇《生命韧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白蛇传的百姓意义。白蛇是来报恩的,历尽千难万苦,甘愿伏镇塔下。文章里的妈妈,低如尘埃,含辛忍垢,她不也是来报恩的白蛇?”没多久,王三的孩子跟帖说:“父亲的最后一篇文章”,保成兄急忙回复道:“什么?王三老师不在了?”随后,保成兄在《百家岩》群里发消息:“刚刚得知,王三不在了。”我和文静、文娟、小亮、小玲、青春都非常震惊。纷纷表示痛心和惋惜。“太可惜了”“逐渐臻于大成,可叹竟成绝唱”“还未见面,就要告别”。等我找到保成兄核实时,看到保成兄脸上比较难过。他说,他已联系上了王三的孩子,听说是因病去世的。我遂与保成兄商定,等王三的灵柩从新疆回来,前去武陟吊唁。保成兄和其他均表示赞同。保成兄又提议,鉴于王三在《百家岩》拥有很多读者,大家在他的文章后跟帖送送他。于是,几个人纷纷跟帖留言。当天晚上临近十点,保成兄在群里贴了一首《悼王三》的诗歌。

6月14日,小玲、白衣飞霜等先后发过来悼念王三的诗文。诗文中,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兄弟。这么多人为王三这个未曾谋面的人写诗歌,委实让我没想到。中午临近下班,我也写了《行走的写者----致王三》的诗歌。保成兄对我说,原来以为王三与咱们同龄,没想到他殁年51岁,可我们却喜欢叫他兄弟,你知道因为什么吗?是可惜王三,心疼王三。我想也真是。

后来,才知道,王三,他家住武陟县北郭乡西草亭村,一生奔波劳碌,于病痛中仍坚持写作。看着他年轻时的照片,面善兼带文气,再品读还带余温的文字,让人嘘吁不已。王三曾对人说过:“别看我年纪大了,做的又是这种活计,但是人得有梦想,我相信努力就有机会,万一实现了呢!”辛苦的人生里,他用文字取暖,用文学叩问灵魂,不是么?

王三在《生命韧带》结尾写道:尊重生命,感恩生命,向善人生。这是写者王三对生命的最后诠释。王三,一路走好。

2018.06.17

共 16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写者王三是经常给《百家岩》平公众号投稿的作者,文字朴实大气,很受读者喜欢。他是武陟县北郭乡西草亭村,在新疆打工,他的故乡与《百家岩》平公众号创办者修武县作协是邻县,文友本来盼着他回家收麦的时候见个面的,却噩耗传来,五十一岁的他却在盛年突然去世,令人不胜惋惜!全篇文字精炼,情感真挚,写者王三,一路走好!推荐欣赏!【:梦锁孤音】

1楼文友: 17:41:28 全篇文字精炼,情感真挚,写者王三,一路走好!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健康-唐山热线

dmadv中医养生网

健康资讯-大千医药

宝宝消化不良又吐又拉
四磨汤最佳服用时间
优卡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多大能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