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夯实贫困山区基层民政能力吗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2-01-19

如何夯实贫困山区 基层民政能力

曹景崇 韦玉才 姚 虎

近年来,随着民政业务的不断拓展,民政职能不断增加,基层民政能力与民政工作要求不匹配的问题日益显露,编制配备与工作任务、思想观念与时代发展、业务基础与工作效率、办公条件与工作要求等矛盾越发突出,严重制约民政事业健康发展。特别是贫困山区,如何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夯实民政工作根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笔者谈几点个人思考:

理顺基层民政机构和人员编制。随着脱贫攻坚战略的不断深入,民政托底保障的任务日益艰巨,民政工作重心在基层

只会轻吻一下 ,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采取适应基层民政工作特点的办法,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补充或调整编制配备。比如,根据民政工作的内容、范围、工作量和服务对象适当增加人员编制,或采取以钱养事,以事聘人的办法,足额配备工作人员,减少身兼多职,强化工作效率,切实解决基层民政工作队伍人少事多和只加任务不加人员及经费的矛盾,确保各项民政工作任务在基层有效落实。

强化基层民政干部队伍综合能力素质,发挥好纽带作用。基层民政干部是各级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温暖,需要民政工作者去传达、去贯彻落实,这就要求民政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法律意识、熟练的业务能力和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心。基层民政干部长期工作在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条件差、知识更新缓慢,部分基层民政干部虽然有决心、有信心、有心,但就是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基层民政工作者的素质,才能确保民政法律法规及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保证基层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一是建议把基层民政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岗位目标制中,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建议进一步建立完善基层民政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如内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制度以及各项民政业务工作流程制度,做到照章办事,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作风、职责分明。三是建议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对基层民政工作人员,要从政治上关怀,解决他们的“身份”待遇,同时加强管理、教育和培训,要从生活上关心,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力所能及解决其家庭生活困难,让他们安心为群众服务,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奖惩分明。四是在用人问题上要在德才兼备的前提下,大胆引入竞争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行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五是严格追究制度,对整天无所事事的人要惩罚,对玩忽职守的人要严肃处理。

调动基层各级干部协同能力,主动为民政工作添砖加瓦。开展民政工作如果没有乡镇、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大力支持,上级的各项惠民政策难以落实和推进。随着脱贫攻坚战的不断深化,“扶贫执纪问责”备受关注,乡镇纪委查处违纪案件的任务相对增加,民政部门的城乡低保和城乡建设局的危房改建项目成了查处案件的“重灾区”,且查处了部分乡镇、村(社区)“两委”干部,让不少人感觉如履薄冰。由于民政部门托底保障的任务繁重,对象数量较多,难免出现差错,为体现落实各项政策的公平、公正、公开、阳光、透明,有效杜绝优亲厚友的现象发生和有效保护、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积极作为,建议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允许误差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建立“亲友备案制度”,贯彻落实政策的同时,有效监督基层干部违法乱纪;建立村(社区)“两委”和屯、小组长干部的关心和激励机制。

一紧张就闹肚子怎么办
经常闹肚子
初元口服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