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br唐朝末年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05

前言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黄巢起义,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军阀割剧,纷纷建立各自的政权,唐朝名存实亡了。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过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上称做五代,中原以外的边远地区,也同样割据一域建立王国,总共有十个,史上称做十国,这十国里,有一个闽国。闽,就是福建省,而建立的就是从河南光州固始县来的,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公元885年先祖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从河南固始率义军入闽,率领七、八十姓,万余中原仕民入闽,民间俗称三王:“王家三龙”,王家三龙建立闽国,统一福建,铸就了闽国和王氏一族的伟业。
三王率兵入闽到建立闽国,前后时间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期间,福建没有遭受到中原战乱的影响,相对来说社会还是安定的。三王又注重广施德政,发展经济,引进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种树造林,围海造田,从福建的闽江口,连江一带,到泉州都围了很多田园,象南门外的陈埭镇,就是三王的部下,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围海造出来的,地名叫做陈埭。
当时三王很有战略眼光,提出说“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注意发展海外交通贸易,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经常提宋元时代,实际上五代十国,甚至从更早的唐朝就开始了。三王入闽,泉州刺桐港就是东方四大海港之一。泉州的聚宝街当时就已经形成了,非常繁荣,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有货币流通,闽国当时的铸钱基地就设在泉州,“永隆通宝”大钱就在承天寺铸造,这是闽王自己铸造的钱币。经济发达了,三王又发展文化事业,四门兴学,大办书院,重视培养人才,继承中原文化传统,又筑巢引凤,招贤纳士,因此就在泉州西门外建招贤院,那里环境优美,留住了优秀的人才,闽国的文教事业就得到了发展,将原本落后的蛮荒之地,变成海滨邹鲁。有人评价说,五代十国时期,八闽文学之盛,为十国文物之冠,就是说,闽国的文化第一繁荣。这也是泉州人的荣耀!另外,三王还做了大量公益、慈善事业,包括捐建寺庙等等,留下许多重要史迹。
(一)
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秋天,中原河南固始县王家寨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此人名叫刘行全,趁夜来王家寨找一个叫王审知的年轻人,王审知,字信通,又字详卿,原籍山东省琅琊县,是秦朝名将王剪的二十四世孙,高祖王晔在唐德宗贞元年间来到河南光州固始做县令。他在做地方父母官时,一心替百姓办事实,所以在本地百姓中口碑非常好,任期满了后,当地百姓舍不得他走,因此王晔便留在河南光州固始,并在固始县临近泉河的地方建业安家,成为临泉王氏的始祖。
俗语这样说:“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王晔如果是贪官,肯定巴不得赶紧离开,哪敢留下,由此可见其清廉,所以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王氏一直传到王审知这一代,都以农为业,也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成为彻彻底底的固始人了。
此时,王延彬在梅林中建了云台馆,招贤礼士。王审知有三个兄弟,大哥叫王潮,字信臣,二哥王审邽,字次都,王审知是小弟,在兄弟间排行第三的,所以人称“三郎”,王审知长得仪表堂堂,英俊魁梧。王家三兄弟,做人豪杰,特别热衷于结交朋友,不管是世族子弟、望族人家,还是落魄文人,江湖好汉,王氏三兄弟都以礼相待,揽在身边,因此三兄弟很得人望。在三兄弟中,王潮胸有大志,善于谋略;王审邽有文才,通《春秋》,善吏治;王审治文武双全,善骑马射箭。三兄弟各有才能,生龙活虎,人称做王家三龙。
这是后话,故事还得从头说来。前面说到有人趁夜寻到固始县王家寨的不速之客,就是来找王审知的刘行全,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个农民起义军的将领。此时,虽然是深更半夜,刘行全来找王审知的秘密,还是马上让官府的潜伏在此地监视王氏三兄弟的密探获知消息,并将这个消息立刻报给固始县知县。此时,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所以官府早就草木皆兵了,一听这个消息后哪里还敢怠慢,知县马上火速召集兵马,夜袭王家寨要追拿反贼。
刘行全所在的农民起义军占了光州,首领叫做王绪,是安徽寿州人。王绪原是一个宰猪的屠夫,刘行全是王绪的妹婿,因此便将其视为心腹将领。在这支义军之中,王绪自封主将,刘行全为副将。刘行全以前常在江湖行走,早就通过江湖朋友结交认识了固始县王家寨的王审知三个兄弟。见多识广的刘行全知道,义军队伍如果要发展壮大,就得广招各路英雄好汉,特别是固始县、乃至河南都非常有名望的王家三龙。为了招揽王家三龙入伙,刘行全特意冒险来到王家寨找王审知,两人意气相投,志趣相近。正当他们谈到起义造反的具体事情时。“嘭。”的一声一巨响,房门突然被人踢开,王审知和刘行全大吃一惊,正要起身。只见一个人影入来,翻身将门关紧,急声说道:“官兵要来提人了!还不赶紧走。”王审知一听声音,才知来报讯的人是他大哥王潮。
王潮在固始县衙做佐吏,无意中听到县太爷集合人马要去王家寨捉拿反贼刘行全。他闻讯后大吃一惊,连忙赶在官兵到达之前来报。
一见这情形,刘行全怕连累了王氏兄弟,便道:“事急危险,在下告辞,后会有期。”
王审知深知厉害,便亲自送刘行全从王家寨的后门离开,但是此时已经晚了。夜色中,只见四五路灯笼火把围将过来,固始县的公差衙役兵丁已经将此地牢牢地围困住了。王审知一见逃不掉,便将刘行全又带回山寨,对大哥王潮说:“各条出路都被官兵包围了!”
王潮一听,很是自责,捶掌怨道:“急赶慢赶,到底我还是晚了一步!”
刘行全见他们兄弟这么义气,心里非常感动,更不愿意因为自己而连累了他们,便朗声说道:“好汉做事好汉当!我去跟他们拼了,决不敢连累几位好汉。”
“你这是什么话!”王审知急了,也表态道:“咱们如今已经是兄弟了,如今你有难自应共当,要拼命也应该大家一块拼,哪有让你一个人死顶的道理。”
王潮也赞同:“对,要拼就拼。”说着,王潮命人取来一把大刀,王审知也亮出一对铁锏,刘行全自带着一条三节棍,因此就要冲出大门,但被王审知挡住。
“且慢。”
“怎么了?”刘行全一见不解。
王审知说:“大哥,咱们反出去后,母亲要怎么办?”
王审知的二兄王审邽没在寨里,家里还一个老母。王潮说:“咱们要反,也得将母亲带走,不然肯定会被连累。”
因此,王审知进去,将老母徐氏背起来就往外走,刘行全一马当先冲在前面,王审知背着母亲在中间,王潮跟在后面掩护,从庄内冲了出来,杀向围困的官兵。刘行全当过兵打过仗,起义后连连作战,因此非常有作战经验。他一边向官兵突然袭击,一边假意大喝说:“兄弟人呀,赶快过来呀!杀向这!”
此时,前来包围王家寨的那些公差衙役,也就是平时敢欺负老百姓,碰到这些英雄好汉,哪里还敢硬拼,何况当中的许多人都得到王氏三兄弟的好处,所以也只是在那高声喊杀,并非真心与王审知等人相抗。而其他的官兵也大多数是临时招来的,没有经过训练,所以仅仗着人多,其实也没有多大用处,让刘行全等人在前面一冲,马上躲闪到一边,哪里敢来抵抗。因此,三条好汉,从包围的官兵中杀开一条路来。那些公差衙役兵丁也只是在后面,喊追喊杀。
刘行全、王审知兄弟三人以及他们的母亲和随从庄丁逃离固始县,来到光州地界,这里已经是王绪起义军的势力范围了,刘行全领着他们去见占领光州的起义军主将王绪。王绪见王潮,王审知是让官府给逼来的,两手空空,既没人马,也没武器、粮草和地盘,心里便冷落了,但看在妹婿刘行全的面子上,虽然还是收留了王潮兄弟,但却叫他们去攻占固始县做为见面礼。刘行全知道王绪心胸狭隘,见利忘义,便求情,王绪这才答应借五百名义军给王潮兄弟。
固始知县看见反了王潮兄弟,早就将城门关起来,以防止王潮兄弟引义军前来攻城。王潮兄弟手头知道仅凭这区区五百名士兵,硬攻是难与攻下有防御部署的固始县城的。该怎么办呢?
(二)
却说王潮有三个兄弟,老二是王审邽。在王潮几人反出王家寨时,王审邽并没有在庄里,他去哪里呢?
原来,当时王审邽去蔡州寻访一个朋友,后来听说王家寨出事了,便悄悄地溜了回来,但见王家寨的王家庄已经被官兵烧毁了,没来得及跟王氏兄弟逃走族亲都让官府捉了去。王潮在县衙门做佐吏时,跟一个叫张睦的佐吏非常要好。张睦在县里也是一个有名望的人物,秀才出身,很有学问,而且家境富有,为人非常豪气侠义。因此,王审邽便悄悄地潜入城内,找张睦商量怎么去救被抓的族亲。
刚好,王潮此时也派人混入里中来找张睦,商量义军攻城的事宜,王潮派来的人与王审邽、张睦很快就制订出一套作战方案。(张睦其人,后来在闽国为王审知所重用,干出一番事业,那是后事。)
这晚,县太爷睡得正酣,突然听见衙门里有人大喝:“着火啦,快来救火呀!”县太爷一惊,顿时惊醒过来,起床一看,窗外面一片火红,一股的浓烟从外面呛进房间里来,县太爷知道是衙门失火了,叫一声:“不好了。”也没顾得穿上衣服,连忙慌里慌张地逃出来。这时,衙门外面一片混乱,又听见有人大叫:“王潮兄弟带兵入城了。”知县闻声惊得魂飞魄散,也顾不得其他了,急忙到衙门后面的马槽,这里有他一匹心爱的白马,但在这危急关头,却不见马夫。无可奈何之下,知县一把拉着马,翻身上去,口里道:“吁、驾!吁、驾!”双脚紧夹着马腹,一手拉着马绳,那匹白马平时非常听话。但在这关键时刻,却不知怎么了,硬是吆喝不动,只一直跺一直跳。县官认真一看,原来心急之下,马绳都没有解开,还绑在柱子上呢!县官不得已翻下来,手嚅嚅颤着刚刚解开马绳,突然一个好汉冲了过来,大喊一声:“狗官,别走!”一锏便将县官打倒,拔出腰刀,手起刀落,将县官头砍落下来。说来也真的很奇怪,那只白马竟自已跑到王审知跟前,动也不动,好象是认到真正的主人一样,乖乖地等着王审知上马。
王审知见状哈哈大笑,便骑着那匹白马出来,果然人物英俊,骏马如龙,显得威风凛凛,便被称作“白马三郎”。
由此一战后,王家三龙,带着母亲,正式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归属王绪管辖。王绪此时也知王家三龙并不是徒有虚名,便留在固始县镇守,一面为部队筹集军晌,管理粮草。此时,光州王绪手下的军队有万余人,加上王家三龙占了固始县,声势更加强大。当时起义军也是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王家三龙投靠王绪后,王绪又投靠秦宗权,这个秦宗权是当时的蔡州节度使,拥兵自重,他最初看见黄巢起义声势浩大,就投靠黄巢,与黄巢联合反唐,后来黄巢兵败,他便又叛出,反戈一击,为了剿灭黄巢的残部,秦宗权没用自己的部队,而是命令王绪出兵。
王绪接到秦宗权的军令后,感到非常难办,要出兵,那是义军自相残杀,既不义又不利;如果不出兵,又违抗秦宗权的命令,他要消灭王绪。不得已之下,王绪找来刘行全这些部下讨论,装模作样地派出一支军队去应付一下,并没跟黄巢残部实际交锋。当然,秦宗权也不是傻瓜,自有人为他探报,但是他虽然明知王绪没有认真执行军令,却也不追查,而是又下了第二道军令,限三日叫王绪筹来二千担粮食,三百匹布料和五百担马吃的饲料。
王绪很为难:三日内如何能够筹来这么多的军用物资?他知道,这只不过是秦宗权为侵吞自己而设的借口而已。
果然,三日内限期还未到,秦宗权便亲率大军,向光州包围了过来。王绪知道自己抵挡不住这群虎狼之师,便撤出光州,退到固始县去找王家三龙。固始县城比光州小,光州未能守住,固始县就更加没法抵挡秦宗权的大军,王绪与刘行全和王家三兄弟商议,最后还是得忍痛再度撤离固始,以保存实力。
王绪自己做大将军,命令刘行全为正先锋,王潮为副先锋,王审邽、王审知以及王绪的一些老部下都被封作游击,离开固始县的南门,向南撤退,大部分起义军家属以及固始县的百姓也跟军队离开固始。王绪原本打算暂时离开一段时间,暂避其锋,等蔡宗权兵退去便回来,哪知道秦宗权占了光州,又占了固始,扩大了地盘,哪里还愿意离开。这时,王绪想要回过头去恢复他原来的地盘是不可能的,无可奈何,只得按原本黄巢进军的路线,一路向南行军,渡过江淮,进入江西。这一路上也很是不平静,不是有小股土匪袭击骚扰,就是难民前来讨饭。
在这种情况下,王潮兄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福建还没有遭受到战争的破坏,比较平静,可以考虑从江西转入福建,安顿下来,待休整后再作定夺。但是,这时王绪的心情非常低落,觉得福建蛮荒之地,不会有什么前途,因此并不愿意到福建。但是,他自己又没有什么好去处安顿这支大队伍,便由王家三龙和刘行全指挥大军,沿着山路从江西进入福建的汀州,汀州是闽西一个重要所在,但防守薄弱,王绪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汀州城。汀州毕竟是小地方,王绪的大军乘胜向漳州进发。王绪坐在一顶没顶蓬的轿子上,命人抬着走,他在取得了一点胜利,就放松了警惕,一路慢慢走,慢慢看风景,渐渐就落在大军的后面。这日,队伍来到两座山的中间,从山中间的狭路穿过去,但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一声炮响,从山里冲出一队人马,为首的一员将领,手执长枪,直取王绪。

共 11742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小说以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黄巢起义,天下大乱为创作背景,各路诸侯军阀割剧,纷纷建立各自的政权,唐朝名存实亡了。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过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上称做五代,中原以外的边远地区,也同样割据一域建立王国,总共有十个,史上称做十国,这十国里,有一个闽国。闽,就是福建省,而建立的就是从河南光州固始县来的,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作者以史实为基本的创作主线,加于艺术润色,以生动再现昔日惊心动魄的三王开闽的情节。故事人物生动,突出,具有鲜明的个性。推荐阅读。问好烟波弟弟!【编辑秋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 047】
1 楼 文友: 2014-06- 0 14: 6:1 文章用大量的史实为依据,叙述了三王开闽的故事!欣赏!问好烟波弟! 用心做事做人做文为人行善
2 楼 文友: 2016-09-27 05:42:04 读了老师精彩的传奇小说,我赞不绝口声中向远方的老师伸出了大拇指。聚会大型文学网--江山文学网,在这文学路上共同前进,取老师之长补吾之短。友谊万岁!遥握!九江牛皮癣医院
南充男科医院咋样
沧州妇科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