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笑对生活买书的故事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2-16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记忆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最值得激动和回味的年代。这几乎成了那个年代过来人笔下和口头的共识。对于文化人来说,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思想枷锁刚刚砸碎,精神圣殿百废待兴,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也是一个文化开禁的年代。巴尔扎克普希金屈原李白曹雪芹巴金老舍谢冰心,一个个文化大师,从焚书的灰烬中挺身而出,化为再生的凤凰,出版界空前繁荣,好书供不应求,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成了大众的抢手货。我这个买书的故事,也是在这个年代“当春乃发生”,从此进入了疯狂的高潮阶段。
当时二十多岁的我,刚刚在矿山参加工作,父亲已经退休,我的五六十元月薪,成了六口之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月薪全部上交,我留下每月二十元的保健津贴,成了买书的专项资金。
在这个不足千人的柏坊铜矿,我算得上顶级的文学发烧友了,矿上和我一道加入疯狂买书行列的,还有好几位仁兄。当时我们买书的主要去处,就是与矿山相距三五里的镇新华书店。
镇书店落脚在小镇中心的庵子坪戏台左面,坪上多摆的是肉案,人在书店,耳闻的是屠夫们的吆喝声。书店不大,勉强能摆下七八排书架和一溜儿书柜,这儿是我上街时唯一流连忘返的地方。去的趟数多了,就跟书店唯一的营业员老雷混熟了。这位四十出头的男子,病秧秧的,喜欢看老书,也算投缘吧。
书店的进书速度,却远远赶不上我们对好书的君子好逑程度。当时镇书店的进书渠道,全部由县城书店调拨,大抵半月一次。为了在第一时间买到心仪已久的好书,我们也多次帮助老雷用板车从车站往书店拖书,书捆进了店,饿虎下了山,纷纷自己动手开包,翻找各自看中的好书。年年月月日日,几回回乐此不疲。
我最出味的一次买书经历,是发生在当年一个无月的冬夜。我刚刚下了中班,胡乱扒了几口饭,因为听邻居小子“饿狗”相告,镇上书店刚到了新书,还说有《红楼梦》和《茶花女》等等.。当时从县城书店分配下来的好书不多,不过两三套而已,为了赶在第一时间见到心仪已久的“林妹妹”和“茶花女”,我决定马不停蹄,摸黑到镇书店走一趟。
月黑风高,走夜路,要经过一片乱坟岗和黑压压的油茶林,怪吓人的,我只好舍近求远,改走马路,虽远一点,安全系数却大一点。于是,说走就走,横下一条心,大步流星,直奔镇上书店而去。
刚走到半路马路下坡的急转弯处,忽见一道亮光射过来,照花了我的眼睛,还没有缓过神来,一辆大货车擦身扬长而去,“嘣”的一声,不知撞上了什么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横穿马路的大黄狗,被大货车撞倒在地上。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野外,是继续前行去买书,还是拖着意外捡到的这条大黄狗,折身打道回府?当时我没有半点犹豫,见四下无人,顺手牵“狗”,把这条三四十斤重的家伙抛在路旁下水的沟洞里,义无反顾继续往前走。
兴冲冲叫开书店那两扇沉甸甸的大门,老雷让我如愿以偿,买到了全套四本的《红楼梦》,还有那本被他藏在枕头下留看的《茶花女》,满面春风而归。原路返回时,瞟见那条大黄狗还躺在老地方等我,急忙将它倒拖回家,让酷爱吃狗肉的老父亲忙碌了好一阵子,我呢,家务事是从不插手的,乐颠颠与“林妹妹”约会去了,那味道也爽极了。
好在那时的书特便宜,全套四本的《红楼梦》,定价不过一元四角五分,照现时行情,恐怕要上翻几十个跟斗云吧?我那时二十元一个月的保健津贴,几乎全部用于买书,有时绰绰有余,有时也远远不足。本地区的书店显然不能满足我的胃口,除了请出远门的亲友同事代购外,我买书的渠道,另一方面就是邮购了。
我把欲觅无门的好书,列了一纸清单,用钢板蜡纸刻写,到矿工会油印,几十份各贴三分邮票,一次性投递到全国各省市的新华书店邮购部,除港澳台外,我在各大省会书店的邮购部都留下过买书的往来纪录,斩获最大的当然是在京津沪和广州了。那时,下班后首当其冲的头等大事就是直奔招待所老费处,询问邮购到书的消息。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买书成瘾欲将天下好书一打尽的疯狂劲头,跟现时或非法敛财过亿万或养情妇上百人阅尽人间春色的贪官们之疯狂劲头好有一比,一点也不逊色。足以让我自鸣得意的是,当时矿图书馆的好书,也远远不如我多,惹得矿上有的帅哥靓妹有事没事,老来我家借书,让我暗自得意,也有几分担心好书的命运,此为后话,打住不提也罢。
可惜好景不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光阴难料,当赵公元帅成了“大众情人”,书店便从此风光不再。还是那句老话,好书者寡,好赌者众,谁还有心思买书(输)看书(输)呢?后来的后来,小镇书店的倒闭,也就在所难免了,连县城身居黄金地段的书店,也真的被黄金珠宝城取而代之了。听说那位书店营业员老雷,也终于一病不起,早早去了另一个世界,不知道天堂里可有让他重操旧业的地盘?
后来我招聘进了矿务局机关的宣传部,后来我结婚生子,后来的后来,儿子跟我一样喜欢买书看书。记得那回全家去深圳,我和儿子逢书店必进,老婆只好在一边坐等,老婆呢,逢大商场必进,我和儿子也只好在一边坐等,这种二比一的格局,让老婆大人时有怨声,满脸委屈,也好无奈。
后来的后来,好书与时间同在,成了一句谶语。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故事有了新的版本。劳动人民不劳动了,都下岗了。与我妻子单位相邻的一家煤焦厂也破产倒闭了,那里有位曾经跟我一样嗜书如命的“眼镜哥哥”,也改行拖起了板车,为他人送货自谋出路。他还在我所在的机关大院外墙上贴了一纸“有书让售”的告示,把我等好书之徒引上门去。
进门看了看,他的藏书果然不少。几乎可以与我的藏书媲美,看得出是跟我同时代的疯狂买书一族。也跟他攀谈了几句,了解到他卖书是为了给病妻凑医药费,给爱子凑学费。同伴们乐癫癫地选书,我浏览之余,感慨横生:唉,满壁图书,却换不来三口之家的温饱,这是谁之过?谁来为这弱势群体的生存窘状买单?看着这位“眼镜哥哥”镜片后凄凉无助的眼神,我不禁想起在影视剧里见到的情景:好一位蓬头垢面可怜巴巴背插草标“卖身葬父”的乡女,何其相似乃尔?
纵然世风日下,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依然我行我素,我买书看书写书出书,痴心不改,窃以为,佳人有约,坐拥书香,同是我生命中无可复加的美丽期待,不言而喻的幸福时光,正如我在长沙的堂哥所说(他也曾经在长沙为我买过书),你今天的创作成绩,恐怕得益于你当年买书看书的回报吧?想来也是,有投入就有回报,也算苍天不负有心人吧?
有一本好书,是一生不见不散的朋友,读一本好书,是精神盛宴不可多得的享受。从此,相濡以沫,相依为命,也不枉朋友一场。这次在衡阳装修新居,我还是在主卧室做了一扇整墙的书橱。有人不以为然: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在买书看书呀?我无话可说,一笑而过。
买书的故事还在继续。记得六年前的金秋,我在北京图书大厦买书也喜获大丰收,特意选了一口大皮箱,满满塞了整箱我心目中的好书,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把好书带回家,大皮箱也几乎散了架。更有甚者,前年在广州打工,巧遇全国书展,琳琅满目的好书,爱不释手,让我大快朵颐。从早上到下午,足足流连了大半天,尽管饥肠咕咕,却饱餐了一顿精神食粮。带回了《卡夫卡短篇小说全集》和沈从文散文集《无以驯服的斑马》等七八本书。是的,宁肯空饿着“打工仔”的肚子,也不愿意为“诗人”“作家”那高贵的灵魂错过一次充实的良机。爱书惜书如此,岂独笑狐为然哉?
买书不看,不如画个大书橱,当年华君武的一幅漫画至今记忆犹新。是呀,千辛万苦买回的好书,也有不少还静静地躺在书橱里,等待着主人的欣赏。整日忙于生计,无法分身,我也有慢待红颜知已的时候。不过,无论如何,我会说话算数的,有朝一日,忙里偷闲,我会把买书的故事写下去,也要把读书的心得写出来。亲爱的朋友,宽以时日,且待我娓娓道来!
共 09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清新怡然,讲述了作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买书狂热的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及到现代去到哪就往哪书店跑的趣事,可见作者对书的热爱!【:纤纤丝雨】【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09:19:44 现代人买书好像没有这种狂热了。 人生大起大落,不如平平淡淡!
2楼文友: 19: 5:00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有没有不反弹的减肥药
奥利司他胶囊什么品牌好
奥利司他胶囊哪个牌子的效果好
九华痔疮栓好不好测血糖之前可以喝水吗
男性尿频尿急尿痛怎么办
上一篇:江南军民鱼水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