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散文写在西瓜上的小诗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30

都是那本薄薄的《千家诗选》闹的,要不少年的我,怎么做出那么荒唐可笑的事来——在西瓜上写诗呢。

那年我十二岁,上小学四年级,一放署假,我就被父母打发到家中承包的那二亩西瓜地看瓜。也许,我自小就喜读书,看瓜时也没忘了揣本书。一方面是为了消磨时光,另一方面也为了向路过瓜园的乡邻和同学显示我的与众不同,我顺手从书箱拿了一本《千家诗选》。

家乡的小村是省城有名的“西瓜之乡”,小村几乎家家种西瓜,加上小村的民风淳朴,所以,也就很有偷瓜的,所谓看瓜,不过是摆摆样子,我也不必四处巡视,只消呆在瓜棚里读我的书罢。当然,有时,也捧本书到瓜垄间走上一走,不过,那不是为了看瓜,而是看哪个瓜被太阳晒“笑”了,我好捧回去吃掉。

十几岁的少年是模仿力强,表现欲强,野心也膨胀得让人日后一想起便脸红的年龄,而我则因为比村中同龄人多读了几本课外书,“野心”也就格外地大,自认为是很聪明。看完《千家诗选》上的诗,也就禁不住“诗性勃发”,也就顺口溜出那么一首半首的“诗”来——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顺口溜。但当时,我自己却认为那是“少年天才诗人”的“传世之作,应当搜集一下出本可供后人传诵的“诗选”。少年作诗的感觉挺好,也挺满足,但多少有些遗憾,咋呢?没带纸笔,说过就忘。

咋能把这诗写下来呢?忽然,我想起了古人曾往树上刻字的故事,往四处一看:有了,我一眼就相中了那滚圆的大西瓜,把诗写在西瓜上,多有趣啊!于是,我找了一块尖尖的破璃碴儿,就不住手地在西瓜上写起诗来。于是,诸哪一些“碧绿黄瓜真可爱,生来就为盘中菜,要问此物何处得,农夫辛苦田里栽”、瓜秧伸出手臂够太阳,可咋够也够不着,瓜秧生了气——哼,我自个儿造太阳!于是,静静的瓜园成了绿色的产房,风儿撩起绿色的襁褓,哈,瓜园生出这么多绿色的小太阳等之类的东西写在一个个的大西瓜上。当时,我每写完一首诗就感到是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我在写诗呢。听说普希金的许多名诗都是写在餐巾约上的,我这写在西瓜上的诗,赶明儿誊到本子上,说不定也能流传后世呢。

少年的野心使我“诗兴大发”,接下来的几天,我竟写了二十多首小诗,当然也就有二十多个大西瓜上留下了我的“大作”。

每首诗写完,我也不忘落款,我记得在日历上看到那年大概叫什么“乙丑年”,于是我就在诗的后面写上“乙丑盛夏村童文长写于瓜园”的字样。并写完一个西瓜,等第二天把诗抄到本子上后就用田田的瓜叶盖上,免得被人发现。

但秘密还是被人发现了。

到了秋天,马上就要开学了,西瓜也上市了。

如果把西瓜直接拉到省城去卖也许我的家人也就不会发现了,可偏巧有一伙省城来的人要到瓜园直接挑。

留有我诗作的十几个西瓜自然也在被挑选之列,因为我当初往上写诗时都挑个头大的。

那伙人中有一个戴眼镜的人,挑着挑着忽然说:“这西瓜上长着字了呢。”接着他竟读了起来,回头又问我父亲:“这是刻上去的,噢,这文长是谁?”“我家二小子,他竟干些稀奇古怪的事,蔫淘!”

“他读几年级了?”戴眼镜的又问。

“开学小学五年级了。”

“嗯,不错,还有点意思,但太白了点。”

“哼,太白点儿!”我在瓜棚一听多少有些不服气:“你们连西瓜都不会挑,还懂诗吗?”心里虽这么想,可脸上不知不觉地热了起来,同时也怕父母责备我,趁人没注意,就溜之大吉了。

后来听人说,那伙买西瓜的正是省城郊区电台的,那“眼镜”恰巧是文学;哎哟,人家可是行家呢,我这不是撞“枪口”上了么。从此,我再也不敢轻易卖弄了,之后的几年也写诗,也看瓜,可再也没敢往西瓜上写了。又过几年,我考上高中,开始向报刊电台投稿,其实也包括郊区电台,并且在老师的推荐下,郊区电台还专门为我搞了一个长达一小时的诗歌专辑,专辑中有20首小诗里,有两首就是从当初写在西瓜上的小诗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和郊区电台的老师们也混熟了,他们时不时把我当初在西瓜上写诗的“典故”搬出来开我的玩笑,戏谑地称我为“瓜园小诗人”。

共 157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段记忆,一段美好的时光。因为热爱所以向往。就是在西瓜上刻字这样的小典故事在作者笔下写得栩栩如生,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个志气满满的爱好文学的火苗。问好作者,:锦妤

1楼文友: 15:49:58 一段记忆,一段美好的时光。因为热爱所以向往。就是在西瓜上刻字这样的小典故事在作者笔下写得栩栩如生,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个志气满满的爱好文学的火苗。问好作者,:锦妤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2楼文友: 15:50: 4 呵呵,写上一首爱情诗,成就一段美好情感 额的联想也很丰富哟。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弥勒灯盏花基地

弥勒灯盏花种植基地

灯盏花产业经营范围

尿不尽治疗方法
孩子胃胀不消化吃什么
小儿肠痉挛腹痛难治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