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你能不能给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11-30

有句歌词叫“你要的我再也不能给”,忧伤之余,也引人思考。

不管是“你要的我再也不能给”,还是“我要的你再也不能给”,都是需求在对方身上得不到满足的表现。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亲密也就将不能再继续下去。

事实上,许多情感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两句问中。比如婚姻中,丈夫不能从妻子那里得到尊重与理解,不能得到生活的指导与压力的释放,就会压抑甚至另辟蹊径;妻子如果不能从丈夫那里得到爱与温情,不能得到安全感和感,也就会死心。一段感情随之宣告终结。朋友之间同样如此。

其实,这样的问题可以推广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不同的人对事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想从中得到物质收获,有的人想从中得到证明自己的机会,有的人只是想从中得到与大众同步的安全感。这些都无可厚非。如果某一个事业不能满足人们的某个需求了,也就会出现转行、跳槽等等。

正如“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一样,世界上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亲密或疏远。一切都来自于彼此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所以,观念相近且需求互补者最容易产生稳固的关系,相反,观念冲突、需求相似者极容易产生隔阂与冲突。了解这个道理,也就容易进行判断、取舍了。

举凡在交往中受伤害者,一方面由于太天真,另一方面也由于对需求的深度理解、引申不够。比如暂时的寂寞会让两个观念不同、需求相似者暂时聊在一起,却会在以后的逐渐交往中发现彼此的不适合,或者发现一方的动机不纯,如此,必然留下遗憾、后悔。如果事先知道自己和对方的需求,知道双方能不能一直保持互相的满足,就不会轻易陷入”爱不成反生恨“的被动境地。

交往是一门学问,情感是其内在表现,而需求便是其灵魂了。如果想做一个洒脱而自由的人,想不轻易伤害别人或受伤,就不能不对“需求”这个话题进行尽可能深入的思考和领悟。

共 7 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交往是一种学问,仅仅有智商无疑是不够的,还需要大智慧的情商,才能像庄子那样游刃有余,同时还需要感和真诚聆听,需要感恩情怀和悲天悯人的大包容,论及这个话题,作者娓娓道来,其真诚的思考颇有道理。欣赏,祝福!【 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1楼文友: 08:46:18 不计较,多奉献,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一切随缘,感恩的心态,奉献的情怀,那么交往也好,做人做事也罢,都会其乐融融。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回复1楼文友: 11:09:26 豁达、付出,确实是通往快乐的坚实台阶。

问好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感谢辛勤与精彩点评。并祝春天快乐!

2楼文友: 20: 8:46 欣赏天天的文章,敏捷的思考透着智慧的亮点!

回复2楼文友: 2 :20:59 谢谢江河水朋友的来访与留墨雅评。问好,并祝创作愉快,精彩不断!

尿路结石症状及护理措施

中年人夜尿增多的原因

小便刺痛有异味吃什么药

优卡丹治感冒好吗
得了脑中风怎么办
小孩夜里咳嗽厉害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