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要素禀赋与技术赶超吧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2-05-07

申万宏源:要素禀赋与技术赶超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岛内人口密度令人吃惊 [摘要]

结论或者投资建议:

新时代的核心背景是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先进制造成为新时代的主要特征。新时代的提出,不仅仅是一种政策诉求,更是基于要素禀赋结构转变的经济规律使然。

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不断变迁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变迁源于要素禀赋结构的转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主要优势就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国较高的储蓄率的支撑下,物质资本的积累日益丰富;叠加入市提供的全球化的市场机遇,兼具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特征的制造业快速发展。但当前,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正日益向技术倾斜,这为技术赶超型的主导产业变迁提供了基础。

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要素禀赋结构的突变,是理解近年来我国技术赶超的核心线索。近年来,我国在技术领域的突破是跨越式的。那么,为什么技术赶超在现阶段密集出现,而非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在近年来出现了快速的转变。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而就业人口的增速也在2012年开始持续回落;与此同时,人口结构的转变也带来了储蓄率的变化,我国的国民储蓄率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储蓄率的下降导致资本积累速度放缓。我国物质资本的增长率自2010年开始持续回落。与此同时,我国受到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人口占比在趋势性上升,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趋势性提高。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积累的放缓、人力资本和研发的提升,导致要素禀赋结构加快向技术倾斜。而国内的千人计划、特朗普限制移民的政策以及国内经济的发展前景,加快了海外留学人才的回流,使得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加快向技术倾斜,从而导致了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赶超式发展。

那些领域最有可能实现技术赶超?要素禀赋结构与我国特有优势相结合的领域,最有可能实现技术赶超。我国的特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制性的优势。政府具有强大的动员资源的能力,可以胜任私人无力涉及的需要大规模投入或承担高风险的领域。二是大市场的优势。中国具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可以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分摊成本,实现规模经济。重资本行业和高研发密度的行业均具有规模密集性特征。三是完备的工业化体系。我国在很多领域距离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但国内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这意味着在诸多需要高度社会分工和产业链协同的领域,我国是具有比较大的优势的。纵观国内成功实现技术赶超的领域,如高铁等,均具有上述特征。而随着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日益向技术倾斜,结合我国的特有优势,未来在大飞机产业链、电子产业链等也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沈阳治疗精神病最好的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