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屋檐下的等待散文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19-09-24

乘着商务考察的间隙,抽空回家看望了二老。

母亲跟我说,她有个心愿未了。我想去看看你二姥姥——母亲的婶子。母亲说,她夏天摔断了腿,一直瘫痪在床。听讲她儿女们都没空照顾她,已糟蹋得不成样子。估计去日无多了。我立即决定开车陪母亲去。

二姥姥,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她终年身着老式灰黑衣赏,颠簸着一双小脚,房前屋后忙碌不停。她眼神不好,但听话识音能力极强。小时候我去外婆家,要经过她家大门楼。庄上的熟人和母亲打招呼,她老远听到了,就站下来等着我们。还没走近她就招呼母亲。我一开口叫姥姥,她就能分辨出我是老几,记起我该读几年级了。

二十年前离家谋生后,我回乡的机会不多。中间只见过二姥姥一次。那是十年前。她寄住在小舅(我的堂舅)遗弃的老屋里。颓圮的泥墙根下,她佝偻着腰身,坐在小板凳上摸索着搓玉米。我喊她,她明显迟钝了很多。那之后就再没见过她。

临近小姨家门口的时候,远远看见隔壁的老屋檐下,泊着一辆轮椅。远看上去,更像是一只摇篮。里面半躺着的,应该就是二姥姥。走到近前,听到母亲和二姥姥打招呼,小姨从屋里出来了。她在屋里搞卫生。听到母亲的声音,忙不迭出来打招呼。她脱下手套和口罩,顺手掩了掩盖在二姥姥身上的毯子。

蜷缩在轮椅凹处的二姥姥,全然不是我记忆里的样子了。稀疏花白的头发凌乱不堪,眼窝凹陷,脸色苍白。整个身体,说是只有“一小包”或者“一小堆”似乎更恰当,让轮椅显得宽大而空旷。一件败色的红毛毯盖住大半身。等我们和小姨说完话,母亲俯下身去拉她的手,喊她,问她是否还认识时,她努力地张了几下嘴巴,终于喊出母亲的名字。我也握住那鸡爪般的手指,冷冰冰的。皮肤完全失去了水分和弹性。母亲跟她说我是谁,她沉吟了一会说,要是在路上遇到,我怕真认不得了。

一句话说的我鼻子发酸。在路上,我们还有多少机会在路上遇见?还剩下一把枯柴般身体的二姥姥,这一路走来,一口气走了八十九年。从小到大,到老,再回到小。老成一个只能蜷缩在摇篮一般的轮椅深处,等待着大人来照顾的残疾人了。小成一个吃喝拉撒不自知,不能走动,只能口齿不清地说话的孩子了。

作为母亲,她仿佛是一个宇宙的核。从十六岁那年嫁到王氏家族开始,她用三十多年,生育了十三个儿女。从旧社会走到新社会,她又用了四十多年时间,养育成人了九个儿女。如今儿女们都有了儿女、孙女。成就了一个近百口人的大家族。这宇宙的核心膨胀已久,失去了全部的 ,需要回归内心。她又开始抽搐、回缩成了一团包袱。

一个等待救援的老母亲,在屋檐下苟延残喘。她拥有的等待,隐匿在已参天蔽日,也许是和她一起老起来的,榕树的阴影里。她的脑子还清醒。说出的话都能辩听明白。她在抱怨自己死不了活不成。抱怨没人给她治疗,也不弄死她。抱怨不给她吃饱饭,也不给她衣服穿……我和母亲不是她最亲的亲人。有一层无形的硬膜,将我们拦在外面。

小姨拒绝了我们的礼金。她说,你们到隔壁大姐那里坐坐吧,她就是这个样子。人老了,不懂事了。我也没地方叫你们坐。这里不卫生。我请假回来帮她搞搞还要走。

房屋四周,弥漫着一股骚臭的味道。我瞥了一眼二姥姥夜来寄居的老屋,里面和垃圾堆无异。母亲伸手掀起毯子一角看了看,然后将小姨拉到一边,悄悄地说,小妹妹,你还是给她穿好衣服吧,这样要是早晚有个好歹,有点对不住老婶子。她一辈子是讲究人啊。……母亲说不下去了。小姨红了脸说,不能给她穿,糟蹋人。人的尊严,是从一片树叶开始的。千百年之后,对于一个老母亲,竟变成了一张可以随时遗弃的毯子。

在新修的村村通水泥路上,往返之间,我们先后遇到大舅、三舅和四舅妈。大舅在骑三轮车溜达。我喊他,我们说了几句话。大舅先是对我们道了客气话,然后摇摇头,表示老母亲搞到这个地步,他也没办法。他聊以 地说,好在估计她也活不长了。早死早享福。活着就是受罪。我问大舅在干什么?他看看田野说,吃完饭出来溜达溜达,降降血压。

三舅身体很棒,人也很精神。五十多岁了还能做农活,他在门口的菜园里忙碌。老远就跟我们打招呼,致谢。然后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我们说还有事,他走近了散烟给我抽。说三舅妈正去给老母亲送饭。母亲插了一句嘴说,三兄弟我说句不该说的,你们几个给你母亲吃好点。三舅难为情地笑笑说,大姐有所不知,医生交代不能给她吃荤,人老了肠胃不好。我在想办法给她调理。噢。

四舅妈在村道上一瘸一拐地翻晒稻草,一脸哭丧的表情。我们和她打招呼,她半天才认出来。挤出几丝笑容,迎着我们过来说话。母亲对我说,你四舅妈是最不容易的。十年前摔断了一条腿,成了残疾人。两个小孩不争气,一个干坏事被逮进去做牢了。另一个在读大学。家里家外的所有事情,都靠她一个人忙。你四舅在外打工挣钱供养小孩念书。

你其他舅舅、姨娘们都在外地工作。没人有空回来。小女儿还不错,现在回来一趟帮她搞搞卫生。……我们能给她一笔钱,帮她请个护工么?我打断母亲的絮叨。

千万不能。她有儿有女,又不缺钱花。你这样做,你舅舅、姨娘们会恨死你。你这样做等于是告诉人家,她儿女不孝顺,没良心。

那干脆将她送去敬老院。但她不符合条件。敬老院收的全是孤寡老人,她这么多儿女讲不过去。母亲无奈地说。那就只能等死?看她那样子,身体内没什么大病,就是腿瘫了。母亲伤感地说,我看她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秋深了,到处一片金黄。这是收获的季节。

共 21 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有着现时代版的真实写照的文章。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是父母的罪过。而当父母老了病了,做子女的不管不孝又算是什么?八十九岁的二姥姥瘫痪在床,每天蜷缩在屋檐下面的那个摇篮似的轮椅上等待,等待儿女们的到来,等待亲情的温暖。可是,她用了四十年养育成人的九个儿女,却没有一个在她的身边,更别说“照顾”二字。儿女各有各的事情,各有各的家庭,却不曾记得花一点点的时间去看望核桃一样枯萎的老母亲,这让人看得实在心寒。如果将二姥姥送去敬老院,也比这强。但是,因为二姥姥有儿有女不符合这条件。其实,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例子处处皆是。试问,这是人的本性变了质,还是社会的本性变了质?读来真是让人心酸。这篇文章似一首沉痛的歌曲,听着觉得难受,不听却又在耳边响起。这篇文章又似一把利刃,深深地刺在人性的最深处。全文洋溢着深深的哀愁和无奈,文笔凄婉,却不失为一篇佳作。。【:舒】

1楼文友: 21:56:47 这世间,一切都是有轮回的。这话,我从不曾怀疑过。

看完这篇文章,编者只愿做为子女的人,在还来得及的情况下,好好对待自已日渐老去的父母。

不要等到将来没有机会时,留下一地的遗憾。

年迈的父母不容易,将来的我们也会不容易。

问好作者。祝写作愉快!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万里路。

2楼文友: 22:24:05 如果说现实是把利剑,那么文字就是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剑的长短钝锐。

这样的故事,难免让人心生悲凉,尤其在这样的秋季。

母亲是伟大的,从成为母亲那天开始,她的生命里就只有儿女,然后,儿女一天天长大,当母亲老去时,又会不会如母亲爱女儿般去爱她?

现实,现实的让人辛酸。

欣赏佳作,问候作者,秋安。

楼文友: 22: 7:4 二姥姥在等待女儿们的到来,等待亲情的温暖,同时,她也在等待死亡的到来。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万里路。

4楼文友: 2 :04:0 是啊,不能等到子欲孝亲不待之时。好文!

云南弥勒灯盏花药业优势

灯盏花药业经营产品

灯盏花药业拳头产品

乙型流感会有什么症状
微店小程序开发
热淋清颗粒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