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庭玉献宝受封赏brbr巍峨的宫殿中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0-02-04

(一)庭玉献宝受封赏

巍峨的宫殿中,忽必烈懒懒地靠在椅子上,听着手下的大臣向自己奏报最新的战况。他一直都觉得,他的父兄们实在是太无能了,居然连这么一个小小的南宋都攻打不下来,他们都太心善了,他绝对不能像他们一样心慈手软,他要挥虎狼之师,以霹雳手段,迅速地攻克南宋这个小朝廷。
然而,听着听着,他不由得勃然大怒,一掌挥下,拍在龙椅之上,竟然将那红木雕花的龙椅扶手,拍得粉碎。众大臣皆被吓得胆战心惊。
忽必烈环顾了一下四周,缓缓地说:“朕命左丞相伯颜统帅大军自襄阳兵分二路,继续攻宋。一路取道两淮,攻占扬州;一路沿汉水、长江而下,直指临安。然而,伯颜爱卿居然告诉我说,常州久攻不下。已经两个月了,他都没有攻打进常州城。伯颜爱卿问朕究竟该怎么办,诸位爱卿,你们说该怎么办啊?”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他故意提高了音调。
皇宫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如果不知趣地搭茬儿,很可能就会逆龙鳞,触怒了龙颜,所以,明哲保身,他们都选择了低头沉默。
见所有人都颤颤巍巍,不敢言语,忽必烈叹了口气道:“南宋虽然不济,但是却有吕文焕死守襄阳城,城破之时,他愿意用自己的一命,来换取襄阳全城百姓的性命;还有文天祥,文丞相,一直到现在,他都坚信能保住他南宋的半壁江山。他们这些人,虽然有些不识时务,但是,毕竟还有着英雄气,所以,朕敬佩他们。可是再看看朕的手下呢,虽然号称有雄师百万、战将数千,可是,却居然连一个敢在朕面前说真话的臣子都没有吗?”
说到这里,他故意压低了嗓音,就是这低沉的音调,却显得杀气毕露,所有的臣子们都不由自主地吓得身体一颤。
忽必烈又沉默了半晌,见还是没有人回答,便对传令官道:“去,告诉伯颜,常州城易守难攻,皆是因为它城墙高耸。让城外的汉人百姓运土筑垒,在城墙外搭一座泥山,等泥山堆到和城墙一般高的时候,自然就能攻进去了。”说到这里,他阴险地笑了笑,道:“城中的守军见筑泥山的皆是汉人,必然不忍心杀害。对了,要是他嫌筑造泥山的时间花费太久,大可以将那些运土的南宋民众杀死填入垒中,这样必然可以事半功倍的。”
传令官应了一声,刚要离去,忽必烈又叫住了他,脸上带着微笑,可是,说出来的话语,却是恶狠狠的,他道:“告诉伯颜爱卿,城破之日,我要他屠城,全城上下,连一只狗都不要留下。”
传令官离开后,大殿里又重新归于一片沉寂,忽必烈的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被自己打坏了的龙椅,斜睨着眼睛看着自己手下的那些文武大臣们。他是多么不容易才在父兄手中夺过了这个王位啊,他要统治全天下的梦,难道就要毁在这些无能的大臣手中了吗?他暗自思忖着。
就在这时,又有人来报,说是刘秉忠求见。
“快快请上来。”忽必烈觉得心中一喜,言语之中也带出了一丝喜气。这个刘秉忠并不是蒙族人,他是汉人投降过来的,是个识时务的俊杰。对于这些汉人,忽必烈一向是采取两种态度的,如果是有本事,能为我所用的,那么他会不拘一格录用人才,可是,如果那人执迷不悟,他对付这类人,就只有一个字,“杀”。
这个刘秉忠就是一个人才中的人才,“大元”这个国号,就是他想出来的,他说这是取自《易经》“大哉乾元”的意思,忽必烈十分宠信刘秉忠,因为他对自己忠心不二。
刘秉忠来到殿上,还没行君臣之礼,忽必烈就说道:“爱卿免礼。爱卿不是去闹蝗灾之地放粮去了吗,为何中途而返啊?”虽然明知道刘秉忠肯定是没有完成自己交给的任务就回来了,可是忽必烈的言语之中竟然没有一丝责怪的意思。
刘秉忠淡淡一笑,道:“回禀皇上,臣下已经完成了放粮。”
“这么快?”忽必烈有些吃惊。
“皇上,臣非但已经完成了放粮的任务,连蝗灾的事情也已经解决了。”
忽必烈听得大奇,便道:“爱卿好能耐啊,快跟朕说说,到底是怎么解决的。”
刘秉忠道:“回皇上,其实,这也不是臣的功劳。在去放粮的途中,臣认识了一位小兄弟,他叫李庭玉。这位小兄弟,有一个特殊的本事,那就是他的笛子吹得特别的好。他最善于的便是用笛子模仿各种鸟类的声音,于是,他便吹起笛子,招来百鸟,这些鸟中,有很多都是蝗虫的天敌,于是,就这样,便把蝗虫都吃光了。如今,灾荒之地的老百姓,已经开始重新播种了。”
忽必烈哈哈大笑,道:“好,刘爱卿,你真是朕的贤臣啊。对了,这位李……”
“回禀皇上,是李庭玉。”刘秉忠笑道:“臣已经把他带来了,就在殿下候旨。”
“刘爱卿真是深知我心啊,快快宣他上殿。”
这时候,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臣晃晃悠悠地站出来了,道:“皇上不可,那李庭玉必是汉人,居心叵测,皇上三思啊。”
忽必烈怒道:“你们这些人,只知道食君之禄,却不晓得为君分忧,刚才让你们出主意的时候,一个个畏缩不前,现在却又在这里多事,还不速速退下。”
那老臣无奈,只能退了下去。
没过多时,上来了一个年轻的男子,穿着一身儒生的服饰,虽然生得唇红齿白,可眉宇之间,倒还真有些飒爽的英气,算得上是一个风流儒雅之人。礼毕之后,忽必烈问道:“你就是李庭玉?你呼唤鸟儿用的,可是什么宝笛?”
李庭玉道:“回禀皇上,那只是一把普通的铁笛。草民之所以能够呼唤百鸟,与所用的笛子无关,而是和所吹的曲子有关。这首曲子的名字,乃叫《百鸟朝凤》,当年萧史便是吹着这首曲子,招来了凤凰,然后便和弄玉坐上凤凰,飞升成仙的啊。草民不善于吹箫,却善于吹笛子,于是,便将这首曲子改编成了笛子曲。不过,草民吹得还不算太好,所以只能招来百鸟,却不能招来凤凰。”
忽必烈闻言大笑,道:“好,已经很了不起了啊,李庭玉,你从何处得来的这《百鸟朝凤》的曲谱呢?”
李庭玉笑道:“不瞒皇上说,这是在下家传的。想当年,草民的祖上是秦王室的后裔,秦朝二世而亡之后,草民的祖先便带着许多秦氏流传的宝物,逃亡江湖。时间过去了那么多年,当年的那些宝物绝大多数也都已经散去了,如今,只剩下了这《百鸟朝凤》的曲谱,还有一面镜子。”
“镜子?”忽必烈心念一动,问道:“什么镜子?”
“皇上可曾听说过秦镜?”
“此为何物?”
刘秉忠在旁边插话道:“皇上,这秦镜可不是一般的镜子,相传,它宽四尺、高五尺九寸,正反两面都晶莹透亮。如果人直接去照镜子的话,照出的只是一个倒影,但是如果用手触碰着胸口去照的话,便能照出人的五脏六腑。可以看出此人脏器之中有何病灶,同时还能照出那人是否有邪念,如果发现有胆张心动的现象,那就表示,那人的心中有邪念。”
李庭玉笑道:“刘大人果然见多识广,说的一点都不错。皇上,草民愿意将这面宝镜献给皇上。皇上文治武功皆高人一等,只有皇上才配拥有这样的一面神镜。”
忽必烈哈哈大笑,道:“好,说得好,快快呈上。”
很快,秦镜便已经呈上,忽必烈道:“诸位爱卿,谁愿意先来试试照这面镜子啊。”
诸位大臣皆是各怀鬼胎,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不会有胆张心动的表现,于是,一个个又低下了头,不敢去看。忽必烈哼了一声,正待发作,刘秉忠却道:“皇上,既然是臣引荐的李兄弟,不如就让臣先来照照这面镜子,也让诸位大臣看看,微臣是不是真的赤胆忠心。”
说到这里,他就来到了镜子前,镜子里果然出现了一个虚虚的倒影,他刚刚将手碰到自己的胸口,就看见那秦镜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放出一阵耀眼的亮光,闪亮过后,便真的照出了刘秉忠的五脏六腑,那心脏跳得格外有力,却是赤红如丹。
忽必烈笑道:“刘爱卿还果然是一片丹心啊。好!好!”他又看向李庭玉道:“李庭玉,你想要朕如何赏赐你呢,要不,朕就封你当个乐府总管,闲来无事的时候,为朕吹笛,你看如何啊?”
李庭玉笑道:“多谢皇上的赏赐,草民不想当什么乐府总管,草民把宝物献给皇上,本来就不图什么赏赐。如果皇上一定要赏赐草民的话,就请让臣总管官窑吧。”
忽必烈听了十分疑惑,道:“官窑?你为何要统管官窑呢?”
李庭玉道:“皇上,您也知道,草民的祖上是秦王室,相传,在当年的秦王重宝之中,有一玉管,长二尺三寸,有二十六个孔,据说只要一吹动,就会根据心念所动,在眼前呈现出各种情景,想着高山,便会出现巍峨的群山,想着流水,便会出现涓涓的溪流。当然,这宝物如今已经遗失,不知去向了,但是,草民却从一本柴窑秘籍中得知,当年曾经有人烧出了一管瓷笛,也有同样的效果,这把瓷笛,被人唤作‘石破天惊笛’,它不仅声音优美,且能产生异相。只可惜,当时的人不知道它是重宝,居然以为这是妖邪之物,于是,将其毁去了。草民酷爱笛子,所以,想借官窑的力量,烧制一把‘石破天惊笛’。”
忽必烈大笑,道:“好,年轻人,有志向,朕准了。天下所有的瓷窑,都归你管。”其实,他心中想的却是,要是得到了这把瓷笛,对他攻城略地,那可是很有好处的啊。到时候,他只要在敌军面前吹起这把笛子,心里想着千军万马,便能在敌军面前呈现出千军万马的样子,说不定,还真能起到震慑敌方,不战而屈人之兵呢。想到这里,他的脸上不觉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是的,殿上的这些燕雀们,哪里知道他这鸿鹄之志啊,他的志向,绝对不是扫平南宋这么简单的,西域诸国,也注定将是他的囊中之物。
“草民谢皇上。”李庭玉深施一礼。
忽必烈却微微一笑道:“李爱卿,从今天起,要自称‘臣’,知道吗?”说完,便命人在御花园设宴,他要亲自款待李庭玉和刘秉忠,以表彰他们对自己的一片忠心。

(二)赐宴花园见花娘

御花园中到处都是四时不败之花,那可真是花团锦簇,让人觉得美不胜收啊。忽必烈本来是个马上的皇帝,他不屑于看这些花花草草的,可是,他新近得到了一个宠爱的妃子,这女子是个南宋人,生性便极其喜欢花草,名字便唤作吕花娘。为了让花娘高兴,忽必烈命令手下的人,在几天之内便建起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御花园。
花娘极其喜欢一种叫做虞美人的花儿,只可惜,北地寒冷,这虞美人怎么种都无法成活。忽必烈听说了在常州城有个花匠特别善于伺候虞美人,所以才会让伯颜火速攻下常州城。有谁能想到,一向性如烈火的忽必烈,这次要攻打一个城市,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个妃子想看花的梦想。
刚才他一时盛怒,居然下令让伯颜屠城,不过,他相信伯颜会明白他的意思的,杀掉所有的其他人,但是,他一定会留下那个花匠的性命,带他来见自己。
很多大臣都曾经极力反对忽必烈宠信花娘,因为,这花娘不仅是南宋人这么简单,她还是襄阳守备吕文焕的亲生女儿,襄阳沦陷的时候,把她给掳到了都城,献到了忽必烈的面前。一看见花娘,忽必烈的眼睛就再也无法移动开了,他很难想象,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美丽的女子。蒙古族的姑娘,都生得粗胳膊粗腿的,哪里会有这南国女子的柔美和娇嫩呢,他一看见花娘,就知道,自己今生已经无法再爱上别的女子了。
原本他以为,要劝服花娘当自己的妃子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不管怎么说,她的爹爹吕文焕都是因为他而死的,按理,他应该算是她的杀父仇人。可是,花娘只是微微抬起头,看了忽必烈一眼,她那眼中全部的仇恨和怨毒,就统统消失殆尽了,从那眼窝中流露出来的,便只有温柔和深情。
花娘对着他淡淡的一笑,这一笑,果然是倾城的一笑,在那一个瞬间,就算要忽必烈放弃自己的王位,他也会心甘情愿。原来,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并不是千军万马,而是情人的一望,爱人的一笑。
只有忽必烈极其信任的人,才有资格和他一起见花娘,所以,这次赐宴御花园,他也把花娘给唤来了。
此时此刻,花娘就坐在忽必烈的身边,美目流盼,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李庭玉垂首坐着,他不敢抬起头来,怕触怒了皇上的爱妃,他不知道,如果此时他抬起头来,便会看见一张自己再熟悉不过的脸,看见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对自己说:“为什么?为什么你会在这里?”
花娘的纤纤玉指拿起八宝玲珑壶,为忽必烈斟满了酒,然后便道:“皇上,臣妾最近新排了一个舞蹈,想在御前献丑,不知道皇上是不是想看啊?”
忽必烈大笑道:“好啊,爱妃,你跳的舞蹈,朕岂有不看之理呢?是什么舞蹈啊?”
“是我和十五个宫女一起跳的,叫做,十六天魔舞。”
这句话,温柔至极,可是,却像一道闪电一般,击中了李庭玉的心,“十六天魔舞”,她怎么会十六天魔舞的呢,这是一种源于唐朝的宫廷舞蹈,当年王建就曾经在《宫词》中写道:“十六天魔舞袖长”,说的就是这种舞蹈。在他的记忆中,这种舞蹈自五代以来,便已经失传了啊。除了他心爱的未婚妻,吕文焕将军的爱女吕花娘以外,没有人会跳。花娘在一本古书中无意间找到了这种舞蹈的叙述,所以,她会跳这种舞蹈。怎么现在又会有一个忽必烈的妃子会跳呢,莫非……

共 15766 字 4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可歌可泣的小说,抒发着为国仇家恨不惜用生命去捍卫尊严的热血情怀,让人热血沸腾。小说中一个身怀国仇家恨的奇女子花娘,为了报仇为了尊严不惜委身仇人,漫长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每天的时光对她来说都是一种煎熬,一种折磨。最终她有了最佳的机会,虽然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她书写了一个烈女的传奇,这种精神值得颂扬!李庭玉,一介书生,为了国仇,忍辱负重,潜在仇敌身边,伺机报仇,当遇到心爱的女人委身仇人,他愤怒、苦闷,但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复仇的烈火!一个女子、一个书生,用他们的热血和对祖国的忠诚,书写着一个传奇,让人泪流。这篇小说,构思精巧,书写了一种爱国的情怀和不屈的尊严,并且充满了柔情,让人读来很有 。推荐阅读。【编辑:故事中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X012080524】糖尿病胃轻瘫便秘怎么办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的治疗
枣庄治疗妇科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