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表外融资缩减高风险部门需求难满足了

文章来源:中山文学网  |  2022-05-07

申万宏源:表外融资缩减 高风险部门需求难满足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大的品牌服装销售相对集中的街道 央行于近日公布了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初步统计数据。1月社融增量2.05万亿元,其中向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1.47万亿元,同比多增1531亿,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分别增加804亿、52亿、1950亿,同比分别少增3167亿、1007亿、2952亿。社会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少增近5400亿元。对于1月社会融资规模数据,简要点评如下:

第一,尽管信贷放量,但表外融资大幅度缩减,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下滑显著。央行于去年11月下旬实施了2年多来的首次降息,打开信贷市场需求,并引发进一步货币宽松的预期,直接导致信贷投放较为集中的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47万亿,创六年同期新高。但同时,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大主要体现银行表外融资的统计口径合计新增仅2806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7126亿元。表外融资的大幅缩减成为1月社融增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第二,表外融资的下降是房地产周期性下滑和地方政府债务甄别的直接表现。近年来银行表外融资规模的扩大直接源于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兴起。2013年之前房地产价格和销量持续攀升,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成为信贷风险低、投资回报高的独特行业,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各类显性和隐性政府担保下,成为另一个利率不敏感、信用风险低的部门。而2014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供需关系的变化引发预期变化,地产行业开始面临实质性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中央政府明确试图逐步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杠杆的政策使得融资平台摇身一变成为高风险部门。而在进一步降息降准的宽松货币政策预期下,银行体系风险偏好下降,对上述两部门的放款意愿亦急剧冷却。结构性供需变化导致表外融资快速下降。

第三,银行表外融资部分往往采取市场利率,但利率水平较之P2P等去中介化融资手段而言仍然较低。表外融资的快速下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实体经济中的高风险企业部门,如民营企业等,仍难通过银行体系获得融资,因而无法在一个较低的成本上填补房地产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带来的融资真空。我们认为,在货币政策宽松的同时,仍应关注银行体系在提供信贷时的风险偏好下降问题,并通过引入更多的民营中小银行等手段,促进银行体系在资产负债表内实现信贷风险的合理定价,疏通高风险企业部门的间接融资渠道。

其他重点关注:(1)隔夜全球动态:密歇根消费者信心大幅回落,欧元区GDP同比增长0.3%高于预期。

南充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友情链接